分析 據圖分析可知,①為組織細胞,②為血漿,③為組織液,④為淋巴,⑤為紅細胞,A為毛細血管動脈端,B為毛細血管靜脈端,故B端氧氣和養料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含量增加.
解答 解:(1)據圖示可知,該圖表示體內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例如①為組織細胞,直接與其進行物質交換的是組織液.
(2)紅細胞所攜帶的氧氣被細胞利用,氧氣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場所在線粒體的內膜上.
(3)血漿滲出毛細血管即為組織液,但由于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毛細血管壁,血漿和組織液的區別為組織液中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質.
(4)血漿中的HCO3、HPO4等物質屬于緩沖物質,對于維持血漿pH值的穩定有重要意義,內環境的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5)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代謝的必要條件,因此當內環境的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細胞代謝紊亂.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機制的現代觀點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
故答案為:
(1)內環境 組織液
(2)三 線粒體內膜
(3)②的蛋白質含量高 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毛細血管壁.
(4)血漿pH值 正常生命活動
(5)代謝紊亂 神經-體液-免疫調節.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內環境的組成和穩態的維持,考查學生識圖能力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判斷內環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質.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糖 淀粉 纖維素 | B. | 脫氧核糖 淀粉 乳糖 | ||
C. | 核糖 淀粉 糖原 | D. | 脫氧核糖 淀粉 糖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產過程中都需要利用真菌,但種類不同 | |
B. | 腐乳制作要求的最適溫度較果醋制作要求的最適溫度高 | |
C. | 發酵過程中控制好溫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長,也可抑制雜菌的生長 | |
D. | 傳統發酵的操作過程中都必須進行嚴格的滅菌處理,防止雜菌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頻率的改變不一定引起生物的進化 | |
B. | 生物只要發生進化,基因頻率就會改變 | |
C. | 生物在進化過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頻率的改變 | |
D. | 只有在新物種形成時,才發生基因頻率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圖示為反射弧,刺激①,神經纖維膜外電流方向從興奮部位到未興奮部位 | |
B. | 若圖示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A為效應器,C為感受器 | |
C. | 若圖示為減數分裂過程,則A可為卵原細胞,B為第一極體,C為第二極體和卵細胞 | |
D. | 若A代表骨髓造血干細胞,B代表T細胞,C代表癌細胞,則①②代表分化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油菜素甾醇的生理作用不具有兩重性 | |
B. | 幼嫩細胞對油菜甾醇的敏感性低于衰老細胞 | |
C. | 油菜素甾醇有利于有機物向果實運輸 | |
D. | 油菜素甾醇抑制淀粉水解酶的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3H-X可能為小分子神經遞質、淋巴因子,圖中a、b、d的膜面積會產生變化 | |
B. | 圖中缺少ATP由c到細胞膜的箭頭,DNA聚合酶可從d運輸至細胞膜 | |
C. | 3H-X分泌到細胞外與膜的流動性有關 | |
D. | c中有多種酶,它們分子結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指導酶合成的mRNA模板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西安第七十中學高一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四種生物中,哪種生物的細胞結構與其它三種的細胞有明顯區別(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