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表示種群的基因型頻率改變 |
B、②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
C、③表示自然選擇學說 |
D、④表示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人工培育的新物種只能生活在人工環境中 |
B、生物進化的方向與基因突變的方向一致 |
C、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
D、物種的形成可以不經過隔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有利于細胞代謝高效、有序進行 |
B、抗體在核糖體合成后,依次進入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 |
C、神經細胞、胰腺腺泡細胞均形成較多突起且具有分泌功能 |
D、在mRNA合成的同時會有多個核糖體結合到mRNA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甲狀腺激素的含量變化對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進行反饋調節 |
B、下丘腦的神經分泌細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時也能傳導神經沖動 |
C、下丘腦既是體溫調節的中樞,也是溫度感覺的中樞 |
D、下丘腦內具有滲透壓感受器并能夠合成抗利尿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甲圖表示人體肌肉細胞產生ATP的生成速率與氧氣濃度的關系 |
B、乙圖表示蔬菜大棚中一天內CO2的濃度變化 |
C、丙圖表示酵母菌呼吸時氧氣濃度與CO2產生量的關系,a點時ATP產生量最大 |
D、丁圖表示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有相互拮抗的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此圖表示低等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 |
B、若此圖表示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則不包括的 結構為2、5,圖中其余的細胞器都應該具有 |
C、圖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結構有3、5、6 |
D、該圖中結構3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A、B、C細胞間信息的傳遞方向為A→B→C |
B、刺激部位①,該部位的膜外電位變化是由正變為負 |
C、當神經沖動傳到D點時,將導致突觸小泡外移 |
D、X物質的釋放引起的效應是E細胞的持續興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造血干細胞是未分化的細胞,具有持續增殖的能力 |
B、a細胞轉變成其他細胞需經歷基因選擇性表達過程 |
C、漿細胞可在體外大量增殖而產生單克隆抗體 |
D、e、f細胞高度分化,已不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