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有磷脂分子的細胞器是
A.染色體與核糖體 | B.中心體與核糖體 |
C.中心體與線粒體 | D.高爾基體與線粒體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相同點,不正確的是
A.都能把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 |
B.都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
C.都有能量釋放并有ATP產生 |
D.都把細胞溶膠作為反應場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做了一個實驗:用碘液檢驗一塊干面包,面包變成了藍色;然后咀嚼另一塊同樣的干面包,并用本尼迪特溶液(可使麥芽糖變成紅黃色)檢驗,結果咀嚼后的面包變成紅黃色。于是他得出了結論:面包被咀嚼后,其中的淀粉變成了麥芽糖。作這樣的結論不科學在于
A.未檢驗咀嚼后的面包中是否仍含有淀粉 |
B.未檢驗唾液中是否含淀粉 |
C.未檢驗咀嚼前干面包中是否含麥芽糖 |
D.未考慮面包的制作時間的長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一條由n個氨基酸組成的肽鏈至少含有(n+1)個氧原子 |
B.同一生物體內不同類型細胞中含有不同種類蛋白質 |
C.有些質膜蛋白可直接參與細胞呼吸等反應 |
D.蛋白質空間結構被破壞,其特定功能不會發生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放一段時間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再保存,甜味會保留較長一段時間;如果采摘后放在35℃~40℃溫度下,
甜味消失得更快;如果采摘后馬上放入冰箱中冷藏,也可使甜味的保持時間延長。這些
現象說明了
A.酶起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 |
B.在35℃-40℃溫度下,酶很快就被分解了 |
C.溫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 |
D.低溫下酶能較長時間地起很強的催化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經測定:蠶豆種子在萌發初期,CO2的釋放量比氧氣的吸收量大3~4倍(細胞呼吸的
底物假設均為葡萄糖),這說明此時的蠶豆是
A.只進行需氧呼吸 |
B.厭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于需氧呼吸 |
C.只進行厭氧呼吸 |
D.厭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少于需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