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參與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兼性厭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無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
3、參與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將顯色反應后的樣品與已知濃度的標準液進行目測對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亞硝酸鹽的含量.
解答 解:(1)腐乳發酵過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制作腐乳坯時用沸水處理豆腐的目的是消毒,豆腐含水量不能過高的原因是豆腐含水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長,制作的腐乳也不易成形.
(2)測定亞硝酸鹽的含量可以用(光電)比色法,在泡菜腌制過程中定期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目的是把握取食的最佳時間.同樣的材料和腌制條件,不同壇中各時期測得亞硝酸鹽含量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各壇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同.
(3)果酒制作時先通氣后密封,先通氣是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使其大量繁殖以增加酵母菌的數量;后密封的目的是讓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果醋發酵過程中,適宜的溫度為30℃~35℃,較高的酒精度通常不適宜進行醋酸發酵,原因是較高濃度的酒精會抑制醋酸菌的生長和代謝,使產醋量下降.
故答案為:
(1)毛霉 消毒 豆腐含水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長,制作的腐乳也不易成形
(2)(光電)比色 把握取食的最佳時間 各壇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同
(3)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30℃~35℃較高濃度的酒精會抑制醋酸菌的生長和代謝,使產醋量下降
點評 本題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練習(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是甲狀腺細胞攝取原料合成甲狀腺球蛋白的基本過程,試回答:
(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狀腺細胞內的代謝過程中產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來自于氨基酸的 (基團),該代謝過程發生在 (細胞器)。細胞內的碘濃度遠遠高于血漿中碘濃度,這表明a過程是一種 方式。
(2)與c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所選細胞的細胞液是否有紫色色素 | B. | 所選細胞是否有細胞壁 | ||
C. | 所選細胞是否有中央大液泡 | D. | 所選細胞的膜是否具有選擇透過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膜是動物細胞的系統邊界,而細胞壁是植物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系統邊界 | |
B. | 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有的具有運輸功能,有的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與識別有關 | |
C. | 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可直接分解光合作用的產物,比如葡萄糖 | |
D. | 與真核細胞相比,原核細胞沒有核膜,染色體和核仁,但有各種細胞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5 | B. | 75 | C. | 7500 | D. | 10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 | B. | 24 | C. | 18 | D. | 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