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超載放牧導致草地退化,主要違背協調與平衡原理 | |
B. | 礦區生態環境的恢復工程中,關鍵的措施是植被恢復 | |
C. | 對濕地的恢復,只要注意退耕還濕地和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可以 | |
D. | 城市生活垃圾實現廢物資源化利用的依據是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
分析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項目 | 理論基礎 | 意義 | 實例 |
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 物質循環 | 可避免環境污染及其對系統穩定和發展的影響 | 無廢棄物農業 |
物種多樣性原理 |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生物多樣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提高系統的生產力 | “三北”防護林建設中的問題、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規 |
協調與平衡原理 | 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 | 生物數量不超過環境承載力,可避免系統的失衡和破壞 | 太湖富營養化問題、過度放牧等 |
整體性原理 | 社會、經濟、自然構成復合系統 | 統一協調各種關系,保障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 林業建設中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的關系問題 |
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 | 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分布式優于集中式和環式 | 改善和優化系統的結構以改善功能 | ;~塘 |
系統整體性原理:整體大于部分 | 保持系統很高的生產力 | 珊瑚礁、藻類和珊瑚蟲的關系 |
解答 解:A、協調與平衡原理:生態系統的生物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力(環境容納量)的限度,而超載放牧超過了環境承載力,導致草地退化,違背了生態工程的協調與平衡原理,A正確;
B、在礦區生態環境的恢復工程中,關鍵的措施是植被的恢復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B正確;
C、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結合,如廢水處理、點源和非點源污染控制、土地處理工程,植物物種的引進種植,及建立緩沖帶等,使受干擾的濕地得以恢復,C錯誤;
D、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實現廢物資源化,這是利用物質能在生態系統中循環往復,分層分級利用的原理,即物質循環再生原理,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生態工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高一上期末仿真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秋•潮南區期末)在質壁分離和復原過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吸水能力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陜西校級期末)如圖所示,甲圖表示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的照射,乙圖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如果甲圖中b處的生長素濃度為m,則a處生長素濃度X的范圍是( )
A.m<X<n B.X=“i” C.n<X<I D.X>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陜西校級期末)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血漿等,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發生在內環境中
B.內環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經遞質等,免疫對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C.組織液滲回血漿和滲入淋巴的量相差較大,HCO3﹣、HPO4﹣等參與維持血漿PH
D.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血紅蛋白,當血漿的成分穩定時,機體就達到穩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人類疾病的診治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 |
B. | 幫助人類認識自身的遺傳秘密 | |
C. | 只需要對x、Y兩條染色體進行測序 | |
D. | 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 序列,解讀其中包含的遺傳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