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76 X 104個/mL | B. | 2.95 X 105個/mL | ||
C. | 4.6 X 104個/mL | D. | 3.775 X 104個/mL |
分析 統計菌落數目的方法
(1)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①原理:利用特定細菌計數板或血細胞計數板,在顯微鏡下計算一定容積的樣品中微生物數量;②方法:用計數板計數; ③缺點:不能區分死菌與活菌.
(2)間接計數法(活菌計數法)
①原理: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推測出樣品中大約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
a、設置重復組,增強實驗的說服力與準確性.
b、為了保證結果準確,一般選擇菌落數在30~300的平板進行計數.
③計算公式:每克樣品中的菌株數=(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釋度下平板上生長的平均菌落數,V代表涂布平板時所用的稀釋液的體積(mL),M代表稀釋倍數.
解答 解:由于稀釋倍數不同,計算時不能簡單相加,應乘上相應稀釋倍數再取平均值.某同學在101、102、103倍稀釋的平均菌落數為2760、295和46,由于101稀釋倍數太小,獲得的數據不準確,故應取后兩者的平均值,則每毫升菌落總數為(295×102+46×103)÷2÷0.1=3.775×105個/mL.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要求考生識記接種微生物常用的兩種方法,掌握用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微生物時的相關計算,再結合所學的知識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動物細胞,細胞內的染色體數(a)、染色單體數(b)、DNA分子數(c)的關系如圖所示。此時細胞內可能發生的過程是( )
A.細胞膜內陷形成環溝 B.著絲粒分裂
C.細胞板形成 D.核膜開始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子一代表現的性狀 | |
B. | 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子一代表現的性狀 | |
C. | 在各代中都表現的性狀 | |
D. | 自交后代不出現性狀分離的親本所表現的性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DNA放在含15N培養液中復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單鏈占總鏈的$\frac{1}{4}$,圖中$\frac{A+T}{G+C}$比例可體現DNA的特異性 | |
B. | 甲圖中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的化學鍵與①部位的相同,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 |
C. | 乙圖中有8種核甘酸,轉錄方向為從右向左 | |
D. | 乙圖中所示的生理過程為轉錄和翻譯,在人體細胞中可同時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明顯低于淋巴和組織液 | |
B. | 葡萄糖、胰島素、淋巴因子和呼吸酶都屬于人體內環境的成分 | |
C. | 維持血漿滲透壓的物質主要是無機鹽和蛋白質 | |
D. | 穩態是機體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通過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來共同維持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都需要光 | B. | 光反應和暗反應都需要酶的催化 | ||
C. | 暗反應完成后才有O2的釋放 | D. | 有機物中穩定化學能轉變光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控制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基因導入骨髓瘤細胞,并使目的基因表達 | |
B. | 將控制合成抗H1N1流感病毒抗體的基因導入骨髓瘤細胞,并使目的基因表達 | |
C. | 將能產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體的漿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篩選出雜交瘤細胞并進行體外大規模培養 | |
D. | 將骨髓瘤細胞中的癌基因導入能產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體的漿細胞中,并使癌基因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聲波→鼓膜→耳蝸內聽覺感受器→聽神經→聽小骨→大腦皮層聽覺中樞 | |
B. | 聲波→鼓膜→聽小骨→耳蝸內聽覺感受器→聽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 | |
C. | 聲波→鼓膜→聽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聽覺感受器 | |
D. | 聲波→鼓膜→聽覺感受器→聽小骨→聽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