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圖DNA放在含15N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單鏈占總鏈的$\frac{1}{4}$,圖中$\frac{A+T}{G+C}$比例可體現(xiàn)DNA的特異性 | |
B. | 甲圖中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的化學鍵與①部位的相同,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 |
C. | 乙圖中有8種核甘酸,轉錄方向為從右向左 | |
D. | 乙圖中所示的生理過程為轉錄和翻譯,在人體細胞中可同時進行 |
分析 分析圖甲:①表示磷酸二酯鍵,是限制酶、DNA連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部位;②為堿基對;③為氫鍵,是解旋酶的作用部位.
分析圖乙:①②是兩條DNA鏈,其中②是轉錄額模板鏈;③為mRNA,是翻譯的模板;④是核糖體,是翻譯的場所;⑤是肽鏈.
解答 解: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根據DNA復制的半保留特點進行計算,則子代中含15N的DNA單鏈占全部單鏈的比例為(22×2-1)÷(22×2)=$\frac{7}{8}$,A錯誤;
B、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可作用于①處;解旋酶作用于③處,B正確;
C、乙圖4種核糖核苷酸和4種脫氧核苷酸,共8種核甘酸,轉錄方向為從右向左,C正確;
D、乙圖中所示的生理過程為轉錄和翻譯,在原核細胞(如藍藻細胞)中可同時進行,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DNA分子的復制、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含義;識記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及特點,掌握其中的相關計算;識記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場所、條件及產物等基礎知識,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是采用黑白瓶(不透光瓶—可透光瓶)測定夏季某池塘不同深度水體中初始平均氧濃度與24小時后平均氧濃度,并比較計算后的數據。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水深(m) | l | 2 | 3 | 4 |
白瓶中O2濃度(g/m3) | +3 | +1.5 | 0 | -l |
黑瓶中O2濃度(g/m3) | -1.5 | -1.5 | -1.5 | -1.5 |
A.水深1m處白瓶中水生植物24小時制造的氧氣為3g/m3
B.水深2m處黑瓶中水生植物不能進行水的光解但能進行C3的還原
C.水深3m處白瓶中水生植物產生ATP的細胞器是葉綠體和線粒體
D.水深4m處白瓶和黑瓶中的水生植物均不進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粒是最常用的運載體之一,它僅存在于原核細胞中 | |
B. | 將抗枯萎病基因連接到質粒上是在大腸桿菌中進行的 | |
C. | 用葉肉細胞作為受體細胞培育出的植株不能表現(xiàn)出抗枯萎病的性狀 | |
D. | 通過該方法獲得的抗病金茶花,產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76 X 104個/mL | B. | 2.95 X 105個/mL | ||
C. | 4.6 X 104個/mL | D. | 3.775 X 104個/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入少許二氧化硅可防止在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到破壞 | |
B. | 用無水乙醇將葉綠體中的色素進行分離 | |
C. | 濾紙條上的最上面色素帶呈黃綠色 | |
D. | 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越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待測物質 | 檢測試劑 | 預期顯色結果 | |
① | DNA | 甲基綠 | 紅色 |
② | 脂肪 | 蘇丹Ⅲ | 橘黃色 |
③ | 淀粉 | 斐林試劑 | 藍色 |
④ | 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 | 紫色 |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子發(fā)育需要果實提供營養(yǎng) | B. | 發(fā)育不良的種子合成的生長素少 | ||
C. | 凹面為背光面,光合作用弱 | D. | 光照影響了生長素的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