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基因內增加或減少一個堿基對,只會改變肽鏈上的一個氨基酸 | |
B. | 單倍體的體細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 |
C. | 雖然無子西瓜是不可育的,但無子性狀是可遺傳的 | |
D. | 家庭中僅一代人出現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若幾代人中都出現過的才是遺傳病 |
分析
基因重組 | 基因突變 | 染色體變異 | |
本質 | 基因的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狀重新組合 | 基因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產生了新的基因,出現了新的性狀 | 染色體組成倍增加或減少,或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或染色體內部結構發生改變 |
發生時期及其原因 | 減Ⅰ四分體時期由于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和減Ⅰ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 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和任何細胞.DNA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 | 體細胞在有絲分裂中,染色體不分離,出現多倍體;或減數分裂時,偶然發生染色體不配對不分離,分離延遲等原因產生染色體數加倍的生殖細胞,形成多倍體 |
解答 解:A、基因上增加或減少一個堿基對,會導致該位點之后全部氨基酸序列改變,A錯誤;
B、單倍體是由配子直接發育而來的個體,其體細胞中可能會存在同源染色體,如四倍體個體形成的單倍體的體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含有同源染色體,B錯誤;
C、無子西瓜是由于染色體異常導致的,為三倍體,故不可育但無子性狀可遺傳,C正確;
D、家庭中僅一代人出現過的疾病也有可能是遺傳病,幾代人中都出現過的疾病也不一定是遺傳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人類遺傳病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處于某種狀態下的細胞圖,對此及其相關知識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若用高倍顯微鏡進行觀察,則清晰可見⑤的內膜
B.如果①處是蒸餾水,則該細胞更容易恢復正常狀態
C.該細胞處于質壁分離或質壁分離復原狀態之中
D.結構④與⑤是與能量轉換相關的細胞器,結構②則與細胞壁形成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血漿pH的穩定主要通過HC03-,HPO42-等離子來推持 | |
B. | 組織液中的小分子物質可來源于血漿 | |
C. | 內環境的O2濃度大于細胞內液 | |
D. | 血漿成分穩定時,機體一定會達到穩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假說-演繹法 ②假說-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 | |
B. | 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 ③類比推理 | |
C. | 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 ③假說-演繹法 | |
D. | ①類比推理 ②假說-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同位素標記法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途徑 | |
B. | 觀察線粒體時用健那綠染色,線粒體被染成藍黑色 | |
C. | 使用甲基綠和吡羅紅對細胞染色,細胞核變紅色,細胞質變綠色 | |
D. | 用高倍光學顯微鏡可觀察細胞膜磷脂雙分子層的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序等有關 | |
B. | SARS病毒因為沒有細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 | |
C. |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有無機物和有機物兩大類 | |
D. | 動物中細胞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