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軸突膜處于②狀態時,Na+內流且不需要消耗ATP |
B、處于③與④之間的軸突膜,Na+通道大量開放 |
C、若使用該種有機磷農藥,則在a處不能釋放乙酰膽堿 |
D、若使用該種蝎毒,則能引起b處去極化,形成一個小電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種群1和2中的基因庫之間有機會進行基因交流,不存在生殖隔離,屬同一物種 |
B、種群1中A′基因的出現最可能的來源是基因突變,它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
C、種群1新基因型A'A甲蟲個體的出現將會使種群1基因庫中的基因頻率發生改變 |
D、種群1和2中不同的自然選擇決定了種群1和種群2甲蟲的變異和進化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兩種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閉的玻璃罩中,一段時間內,生長首先受影響的植物是B |
B、B植物對干旱環境有著更強的適應能力 |
C、其它條件不變,要使B植物體內在1天內(12小時白天,12小時黑夜)獲得有機物的積累,則白天CO2濃度必須大于150 |
D、當植物吸收CO2的量為0時,表明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載體結合法、交聯法、包埋法 |
B、包埋法、載體結合法、交聯法 |
C、包埋法、交聯法、載體結合法 |
D、載體結合法、包埋法、交聯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新陳代謝速度減慢 |
B、細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
C、遺傳物質和細胞功能發生改變 |
D、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
B、酶是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的 |
C、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
D、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孟德爾在研究豌豆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假說一演繹法 |
B、薩頓根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類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雙球菌研究遺傳物質時,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AbcXD、abCXd、aBCXd |
B、ABcXD、abCXd、abCXd |
C、AbcXD、abCXd、abCXd |
D、ABcXD、abCXd、aBCX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