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③過程的三個階段產生的[H]最終與氧氣反應生成水 | |
B. | ③過程的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內膜上完成 | |
C. | 馬鈴薯塊莖既能進行③過程,也能進行①過程 | |
D. | ②過程分為兩階段,兩階段都產生了ATP |
分析 1、有氧呼吸的過程:
①C6H12O6$\stackrel{酶}{→}$2丙酮酸+4[H]+能量 (細胞質基質)
②2丙酮酸+6H2O$\stackrel{酶}{→}$6CO2+20[H]+能量 (線粒體基質)
③24[H]+6O2$\stackrel{酶}{→}$12H2O+能量 (線粒體內膜)
2、無氧呼吸的過程:
①C6H12O6$\stackrel{酶}{→}$2丙酮酸+4[H]+能量 (細胞質基質)
②2丙酮酸+4[H]$\stackrel{酶}{→}$2酒精+2CO2或2丙酮酸+4[H]$\stackrel{酶}{→}$2乳酸 (細胞質基質)
3、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表示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②表示產生酒精的無氧呼吸,③表示有氧呼吸.
解答 解:A、③過程為有氧呼吸,其第一、第二階段產生的[H]最終與氧氣反應生成水,A錯誤;
B、③過程的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中上完成,B錯誤;
C、馬鈴薯塊莖既能進行③有氧呼吸過程,也能進行①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C正確;
D、②過程分為兩階段,其中只有第一階段釋放能量,產生ATP,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呼吸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成都石室中學高一4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一般要經過生長、繁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歷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中心粒在前期倍增,成為兩組
B.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已經分化的細胞不能發育成完整的個體
C.衰老的細胞呼吸速率加快,細胞核體積變小,染色質固縮
D.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但仍然可能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高三考前適應性考試(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比較教材中的三個實驗“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都使用醋酸洋紅染液對染色體染色 B.觀察時都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染色體
C.分裂細胞都可能發生突變和基因重組 D.都有解離、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 | B. | 40% | C. | 60% | D. | 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各種群出生率相差很大是因為種群密度差異大 | |
B. | 所有種群的性比率都可以為1:1 | |
C. | 種群密度是決定該生物有益或有害的關鍵依據 | |
D. | 只要保持替補出生率就可以使年齡結構保持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適當提高CO2濃度,該植物的光飽和點可向右上方移動 | |
B. | 若植物處于甲圖C點狀態下,其葉肉細胞中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有細胞溶膠、線粒體、葉綠體 | |
C. | 若將甲圖C點條件改變為B點條件,短時間內植物細胞內三碳酸的含量增加 | |
D. | 若植物處于甲圖B點狀態下,其葉肉細胞中的氣體移動應如乙圖中的c、d箭頭所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五點取樣和等距取樣是樣方法取樣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隨機取樣的原則 | |
B. | 調查蒲公英,只計數小樣方內的個體數 | |
C. | 調查趨光性農業害蟲,可用定位設置燈光誘捕,定時計數法 | |
D. | 將M只鹿標記后,重新捕獲的n只鹿中有m只被標記,則該鹿群約有(M×n÷m)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觀察葉綠體利用健那綠染液將葉綠體染成藍綠色,再用顯微鏡觀察 | |
B. | 分離細胞器利用了差速離心法 | |
C. | 細胞膜的制備利用蒸餾水使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吸水漲破 | |
D. | 蛋白質遇到雙縮脲試劑可形成紫色絡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