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某地東亞飛蝗種群數(shù)量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為有效防治蝗災,應在a點之前及時控制種群密度 |
B.a~b段,該種群的增長率與種群密度之間呈正相關 |
C.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改變性別比例可防止c點出現(xiàn) |
D.控制種群數(shù)量在d~e水平,有利于維持該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研究小組從有機廢水中分離微生物用于廢水處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培養(yǎng)基分裝到培養(yǎng)皿后進行滅菌 |
B.轉換劃線角度后需灼燒接種環(huán)再進行劃線 |
C.接種后的培養(yǎng)皿須放在光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
D.培養(yǎng)過程中每隔一周觀察一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動物都屬于消費者,其中植食性動物屬于第二營養(yǎng)級 |
B.細菌都屬于分解者,其異化作用類型有需氧型和厭氧型兩類 |
C.生產者屬于自養(yǎng)型生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成分 |
D.一種生物只能處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個營養(yǎng)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某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J”型曲線和“S”型曲線。若不考慮遷入和遷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K值提高 |
B.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C.b到c變化過程中,其天敵捕食成功率將會增加 |
D.比較曲線Y與曲線X表明自然狀態(tài)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狀態(tài)下的最大增長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關土壤動物研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土壤動物群落不存在分層現(xiàn)象 |
B.土壤動物種間關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
C.土壤鹽堿度不同,土壤動物群落結構有差異 |
D.隨機掃取表層土取樣,可以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種群密度的關系,據此分析得出的正確表述是( )
A.在K/2時控制有害動物最有效 |
B.圖示規(guī)律可作為控制人口增長的依據 |
C.該圖可用于實踐中估算種群最大凈補充量 |
D.在K/2時捕撈魚類最易得到最大日捕獲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某哺乳動物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錯誤的說法是( )
A.Ⅰ過程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 |
B.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少一半是通過Ⅱ過程實現(xiàn)的 |
C.一個A細胞經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C細胞有4種基因型 |
D.該哺乳動物為雄性個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真核細胞DNA復制過程模式圖,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酶①為DNA解旋酶,能使DNA雙鏈解開;酶②為DNA聚合酶,可將游離的脫氧核苷酸結合在一起 |
B.圖中可體現(xiàn)出邊解螺旋邊復制及半保留復制的特點 |
C.在復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絲分裂后期、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開 |
D.若該DNA分子有1 000個堿基對,其中A 200個,則圖示過程共需C 300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個班級分組進行減數(shù)分裂實驗,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確的是( )
A.換用高倍鏡時,從側面觀察,防止物鏡與裝片碰擦 |
B.因觀察材料較少,性母細胞較小,顯微鏡視野應適當調亮 |
C.為觀察染色體不同層面的精細結構,用粗準焦螺旋調節(jié)焦距 |
D.一個視野中,用10×物鏡看到8 個細胞,用40×物鏡則可看到32 個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