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第Ⅰ組處理說明神經元興奮時,膜外負電位,膜內是正電位,膜內比膜外電位高70mV.室溫下,微電極刺激突觸前神經元測得動作電位0.5ms后,才能測到突觸后神經元的動作電位,這被稱為“興奮的延遲”,延遲的原因之一是突觸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釋放神經遞質,該物質被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識別.已知河豚毒素對于突觸后膜識別信息分子的敏感性無影響,從Ⅱ、Ⅲ、Ⅳ組推斷,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降低應該是作用于突觸后膜的神經遞質數量減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對神經興奮的傳遞起抑制作用.
解答 解:(1)第Ⅰ組處理說明神經元興奮時,膜外負電位,膜內是正電位,膜內比膜外電位高70mV.
(2)已知河豚毒素對于突觸后膜識別信息分子的敏感性無影響,從Ⅱ、Ⅲ組推斷,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降低應該是阻遏了Na+內流,神經元B動作電位的改變幅度更大,其原因是作用于突觸后膜的神經遞質數量減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對神經興奮的傳遞起抑制作用.
(3)感覺的產生在大腦皮層,為減弱疼痛,醫學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開發麻醉類(鎮痛劑類)藥物.
故答案為:
(1)高
(2)Na+ 作用于突觸后膜的神經遞質數量減少 抑制
(3)麻醉類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興奮的產生和傳遞過程以及獲取信息、處理數據的能力,對學生的要求較高,理解興奮的產生原理和傳遞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就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 |
B. |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否認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 |
C. | 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礎和核心 | |
D. | 自然選擇學說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都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屬于可遺傳變異 | |
B. | 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會引起生物的性狀改變 | |
C. | 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堿基序列的改變 | |
D. | 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變成為不同的等位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時間 | Pn | PAR | TL | Ca | Ci | 說明 |
7:00 | 13.8 | 16.8 | 20.0 | 827.9 | 746.2 | Pn:葉片表觀光合速率/μmmol•m-2•s-1 PAR:葉面光強度/μmmol•m-2•s-1; TL:葉溫/℃; Ca:棚內CO2濃度/mg•kg-1; Ci:細胞間隙CO2濃度/mg•kg-1 |
9:00 | 36.9 | 329.9 | 27.2 | 518.9 | 468.1 | |
11:00 | 8.41 | 384.4 | 32.9 | 193.2 | 182.4 | |
13:00 | 12.1 | 680.5 | 35.9 | 312.5 | 285.2 | |
15:00 | 13.9 | 58.7 | 30.9 | 333.9 | 305.3 | |
17:00 | 10.1 | 31.8 | 27.1 | 338.9 | 270.5 | |
19:00 | 0.3 | 18.0 | 18.6 | 344.3 | 29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A點細胞數目為n個,則在F點細胞數量為2n個 | |
B. | BC段中DNA穩定性較差,易出現堿基對增添、缺失或改變 | |
C. | CD段中可發生兩種不同的基因重組,但發生的時期不同 | |
D. | 如果在A點所有染色體DNA用3H標記,則在F點所有染色體都具有放射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合序號 | 雙親性狀 父 母 | 家庭數目 | 油耳男孩 | 油耳女孩 | 干耳男孩 | 干耳女孩 |
一 | 油耳×油耳 | 195 | 90 | 80 | 10 | 15 |
二 | 油耳×干耳 | 80 | 25 | 30 | 15 | 10 |
三 | 干耳×油耳 | 60 | 26 | 24 | 6 | 4 |
四 | 干耳×干耳 | 335 | 0 | 0 | 160 | 175 |
合計 | 670 | 141 | 134 | 191 | 20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