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質粒和含抗蟲基因的DNA片段上均有SalⅠ、HindⅢ、BamHⅠ三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酶切位點.
在質粒上,這三種限制酶的切割位點都位于抗四環素基因上,用其任何一種酶都會破壞四環素抗性基因;在含抗蟲基因的DNA片段上,BamHⅠ位于目的基因上,用BamHⅠ切割會破壞目的基因.
解答 解:(1)要保證重組DNA的序列是唯一的,且防止自身環化,應選用兩種限制酶分別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且不能破壞目的基因,故只能選用限制酶SalⅠ和HindⅢ.
(2)導入了重組質粒的農桿菌中有氨芐青霉素抗性無四環素抗性,導人了質粒的農桿菌中既有氨芐青霉素抗性也有四環素抗性,根據這個特點應先將農桿菌涂布在含氨芐青霉素的培養基(A)表面,長出的菌落中農桿菌含重組質粒或質粒,再通過影印培養,將這些菌落中的細菌接種到含四環素培養基(B)的相同位置上,待培養一段時間后,將這兩種培養基的相同位置上菌落做對比,在培養基A上出現、在培養基B上不出現的菌落中農桿菌是導人了重組質粒的.
(3)愈傷組織形成后一般要將其先轉接到叢芽培養基上,因叢芽能進行光合作用且能合成生長素,有利于生根.
(4)DNA復制過程中,子鏈的延伸端為3a'端,因此只能選擇引物對a和d,才能通過PCR技術獲得大量抗蟲基因.
故答案為:
(1)SalⅠ和HindⅢ
(2)抗生素種類不同,培養基A中是氨芐青霉素,培養基B中是四環素 4和6 稀釋涂布平板法
(3)叢芽
(4)a和d
點評 本題以轉基因抗蟲棉花的培育為素材,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組織培養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能力和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幼苗N的形成,體現了花粉細胞具有全能性 | |
B. | 幼苗M→P的過程是單倍體育種,二者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相等 | |
C. | 幼苗P細胞分裂過程中可以看到40或80條染色體 | |
D. | P的形成過程未經過地理隔離,因而P不是新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內容 | 分析 |
A | 組織中脂肪的鑒定 | 脂肪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 |
B | 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 鹽酸作用:解離根尖的同時也為染色創造酸性環境 |
C | 調查菊葉上蚜蟲的種群密度 | 可采用標志重捕法 |
D |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 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年份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第7年 |
增長速率 | 0.66 | 1.52 | 2.83 | 3.69 | 2.91 | 1.20 | 0.03 |
A. | 這7年中麻雀種群的數量呈“J”型增長 | |
B. | 第6年時麻雀種群的年齡組成為衰退型 | |
C. | 研究時用樣方法調查麻雀的種群密度并經計算得出上表中的數據 | |
D. | 麻雀在該中學的環境容納量約為第4年時麻雀種群數量的兩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鷹潭市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春•余江縣校級期中)將植物橫放,測量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如甲圖所示,則曲線上M、N、P和Q點分別最可能對應乙圖中的( )
A.a、b、c、d B.a、c、d、b
C.b、c、a、d D.b、a、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