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甲表示細胞分裂周期,則DNA的復制發生在a和c段 | |
B. | 圖乙中的溫度在a時酶分子結構未被破壞,但活性較低 | |
C. | 圖丙中bc段和de段的變化都會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 |
D. | 圖丁中在有絲分裂的過程中,cd段由著絲點分裂引起的 |
分析 分析題圖:甲圖中,a和c為分裂間期,b和d為分裂期,a+b或c+d可表示為一個細胞周期;乙圖表示溫度影響酶活性的曲線,在a點溫度下,酶活性降低,b點溫度下,酶變性失活;圖丙中bc段的變化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過低引起的,de段的變化是光照強度過低引起的;圖丁中,ab段是由于DNA的復制引起的,de段是由于著絲點分裂引起的.
解答 解:A、DNA的復制發生在間期,a、c持續的時間長,為細胞分裂間期,b、d為分裂期.即DNA的復制發生在a和c段,A正確;
B、圖乙中溫度在a、b兩點時酶活性都很低,但在a點時酶的活性降低,結構并未發生變化,B正確;
C、圖丙中bc段的變化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過低引起的,會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但de段的變化是光照強度過低引起的,會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上升,C錯誤;
D、圖丁中在有絲分裂的過程中,cd段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下降,是由于著絲點分裂導致的,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對圖象的識別和應用相關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識圖能力和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溶液 | 雙縮脲試劑 | 碘液 | 斐林試劑 |
甲 | + | - | - |
乙 | - | ++ | - |
甲、乙混合 | + | + | + |
A. | 甲溶液含有淀粉 | B. | 乙溶液含有還原糖 | ||
C. | 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 D. | 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沒有細胞結構,因此它不是生物 | |
B. | 核酸由5種堿基和8種核苷酸組成 | |
C. | 結構簡單,僅含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 |
D. | 能引發傳染病,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種,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B. | 5種,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 ||
C. | 6種,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 D. | 6種,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衰老細胞的體積和細胞核體積都縮小 | |
B. | 青蛙發育過程中細胞壞死使得尾部消失 | |
C. | 細胞的癌變常發生在細胞周期的間期 | |
D. | 遺傳物質的改變導致細胞分化不可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江蘇卷精編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中學“腐乳的制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加鹽主要是為了調節水分,利于毛霉生長
B.加料酒主要是為了滅菌,避免腐乳變質
C.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桿菌
D.實驗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