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生態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過系統設計、調控和技術組裝,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改善,并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從而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2、生態工程依據的基本原理:
(1)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質能在生態系統中循環往復,分層分級利用;
(2)物種多樣性原理:物種繁多復雜的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抵抗力穩定性;
(3)協調與平衡原理:生態系統的生物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力(環境容納量)的限度;
(4)整體性原理:生態系統建設要考慮自然、經濟、社會的整體影響;
(5)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要通過改善和優化系統結構改善功能;
系統整體性原理:系統各組分間要有適當的比例關系,使得能量、物質、信息等的轉換和流通順利完成,并實現總體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解答 解:(1)引進外來植物時要注意遵循協調與平衡原理,防止引進植物成為有危害的外來物種;除植物外,還可以適當引進魚類、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增強水體的抵抗力穩定性,這符合生態工程的物種多樣性原理.
(2)在治理污染前,同沙水庫經常發生水華現象,這是由于水體中N、P元素含量過高使水體富營養化導致的.水華發生后,水庫中的魚類經常大量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微生物有氧呼吸消耗大量氧氣,導致水中氧氣濃度過低.
(3)在某些鹽度較高的污染水體中種植莞草,既能夠減輕水質污染,又能對周邊村民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這遵循了生態工程中的整體性 原理.
(4)對礦渣廢棄地進行生態恢復工程,關鍵在于植被恢復和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
(5)濕地具有蓄洪防旱、調節區域氣候(或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或防止水土流失)、自然凈化污水、為遷飛的鳥類和多種動植物提供棲息地、以及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的環境等功能.這種生態工程建設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質循環的規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污染,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發展.
故答案為:
(1)協調與平衡 物種多樣性
(2)富營養化 微生物有氧呼吸消耗大量氧氣,導致水中氧氣濃度過低
(3)整體性
(4)植被恢復 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
(5)蓄洪防旱、調節區域氣候(或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或防止水土流失)、自然凈化污水、為遷飛的鳥類和多種動植物提供棲息地、以及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的環境 物質循環
點評 本題考查生態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生態工程的概念,掌握生態工程依據的生態學原理及實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至少包括三種組分 | |
B. | 纖維素酶可把纖維素分解成葡萄糖 | |
C. | 纖維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細胞壁 | |
D. | 葡萄糖苷酶可把纖維素分解成葡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分組 步驟 | 紅粒管 | 白粒管 | 對照管 | ||
① | 加樣 | 0.5mL提取液 | 0.5mL提取液 | C | |
② | 加緩沖液(mL) | 1 | 1 | 1 | |
③ | 加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
④ | 37℃保溫適當時間終止酶促反應,冷卻至常溫,加適量碘液顯色 | ||||
顯色結果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圖是通過高倍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 | |
B. | ①中蛋白質與磷脂的比值,內膜比外膜高 | |
C. | 結構②、④中均不含磷元素 | |
D. | 此細胞不可能是原核細胞,只能是動物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aXbY×AaXBXb | B. | AAXBY×aaXBXb | C. | AaXBY×AaXBXb | D. | AaXbY×aaXBX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不一定導致基因突變 | |
B. | 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和低溫誘導獲得多倍體形成的原理一致 | |
C. | 多倍體育種,可以打破物種間的生殖隔離,產生可育后代 | |
D. | 三倍體西瓜由于細胞中含3個染色體組,無法產生種子,故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