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植物組織培養依據的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培養過程是: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終形成植物體.
2、篩選目的微生物時應該使用只有目的微生物能夠生存,而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選擇培養基.選擇培養基是指通過培養混合的微生物,僅得到或篩選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種類在這種培養基上是不能生存的.
解答 解:(1)通過花藥培養產生花粉植株(即單倍體植株)一般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花粉通過胚狀體階段發育為植株,另一種是花粉在誘導培養基上先形成愈傷組織,再將其誘導分化成植株.
(2)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質,因此干重時,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質.雙縮脲與蛋白質發生顏色反應,呈現紫色.(3)纖維素是糖類中多糖,含有C、H、O元素,因此為微生物提供碳源.為了高效生產微生物蛋白,柑橘皮中還要添加一定量的尿素作為氮源.合成的微生物蛋白的主要組成元素是C、H、0、N.
(4)分離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時把纖維素作為唯一碳源,因此應該選用富含纖維素的環境采集土樣.剛果紅染色法篩選纖維素分解菌使用到的培養基屬于鑒別培養基.
故答案為:
(1)胚狀體 愈傷組織
(2)干重 雙縮脲試劑
(3)碳源 尿素 C、H、0、N
(4)富含纖維素 剛果紅染色法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植物組織培養和微生物的分離和鑒定的相關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花藥的離體培養、基因工程中的受體細胞的培養、植物體細胞雜交后雜種細胞的培養以及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都要用到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植物組織培養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獲得完整的植株,如獲取胚狀體制備人工種子、獲取愈傷組織生產細胞代謝產物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興奮型神經遞質能引起突觸后膜發生由化學信號向電信號的轉變 | |
B. | 胃泌素可促進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過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這屬于正反饋調節 | |
C. | 抗體直接消滅宿主細胞內麻風桿菌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 | |
D. | 植物體內發育著的種子里的色氨酸可轉變為細胞分裂素,從而促進果實發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圖甲中a〜c段表示DNA的復制 | |
B. | 圖甲中c〜d段表示的染色體含有染色單體,e〜f段表示染色體不含染色單體 | |
C. | 圖乙中的紡錘體是由中心體發出的星射線組成 | |
D. | 圖乙表示細胞有絲分裂的后期且對應圖中的c〜d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信號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 B. | 生長素在胚芽鞘尖端的運輸 | ||
C. | 興奮在兩個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 D. | 性激素在血漿和組織液間的轉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DNA片段中含有3個起始密碼子 | |
B. | a中堿基對缺失,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 |
C. | c中堿基對若發生變化,生物體性狀不一定會發生改變 | |
D. | 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b、c之間可能發生交叉互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號攜帶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 | |
B. | 若3號和4號生一個膚色正常女孩的可能性是$\frac{3}{8}$ | |
C. | 10號所患的兩種遺傳病,其致病基因來源于2號 | |
D. | 12號與一個正常女性結婚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的概率是$\frac{33}{100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麥粒色受不連鎖的三對基因A/a、B/b、C/c控制。A、B和C決定紅色,每個基因對粒色增加效應相同且具疊加性,a、b和c決定白色。將粒色最淺和最深的植株雜交得到F1。Fl的自交后代中,與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表現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 B.6/64 C.15/64 D.20/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