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閱讀題干可知,本題涉及的知識利用基因重組原理進行雜交育種,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的基礎知識,結合問題的具體提示綜合作答.
解答 解:(1)若抗銹病與感銹病、無芒與有芒分別受A/a、B/b這兩對等基因控制,再根據題干信息可知4個純合親本的基因型可分別表示為AABB、AAbb、aaBB、aabb,若要使兩個雜交組合產生的F1與F2均相同,則兩個親本組合只能是AABB(抗銹病無芒)×aabb(感銹病有芒)、AAbb(抗銹病有芒)×aaBB(感銹病無芒),得F1均為AaBb,這兩對等位基因須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才能使兩組雜交的F2完全一致,同時受精時雌雄配子要隨機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同.
(2)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F1為AaBb,F2植株將出現9種不同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可見F2自交最終可得到9個F3株系,其中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中有一對基因為雜合子,自交后該對基因決定的性狀會發生性狀分離,依次是:①抗銹病無芒:抗銹病有芒=3:1;②抗銹病無芒:感銹病無芒=3:1;③若表現型均為有芒,則發生分離的性狀是抗銹病、感銹病;④若表現型均為染銹病,則發生分離的性狀是有芒、無芒.
故答案為:
(1)非同源染色體 自由組合 隨機結合 相等 抗銹病無芒×感銹病有芒 抗銹病有芒×感銹病無芒
(2)①3:1 ②3:1 ③抗銹病、感銹病 ④有芒、無芒
點評 本題考查雜交育種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遂寧期末)有關人體體溫調節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當體溫低于正常值時機體產熱加強,散熱停止
B.炎熱環境中皮膚毛細血管舒張,汗液分泌增加
C.在低溫環境中激素參與體溫調節,神經不參與
D.在高溫環境中神經參與體溫調節,激素不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遂寧期末)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工程的第三步是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的結合
B.只要目的基因進入了受體細胞就能成功的表達
C.常用的運載體有質粒、噬菌體和動、植物病毒
D.DNA連接酶的作用是連接兩個黏性末端的堿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中a、b、c、d可依次表示堿基、脫氧核苷酸、基因、DNA | |
B. | 乙圖可表示洋蔥表皮細胞在質壁分離及其復原過程中,液泡體積的變化 | |
C. | 丙圖中Ⅰ、Ⅱ兩個種群之間存在捕食關系 | |
D. | 丁圖細胞表示高等動物的細胞有絲分裂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為生態系統的結構,a為環境被破壞,b、c分別代表生態系統成分的變化,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的變化 | |
B. | 甲為下丘腦,a為寒冷刺激,b、c分別代表產生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加、毛細血管舒張 | |
C. | 甲為農田害蟲,a為噴施農藥,b、c分別代表產生抗藥基因減少、種群數量減少 | |
D. | 甲為同化量,a為太陽能,b、c分別代表呼吸作用熱能散失,下一營養級的同化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