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為生態系統的結構,a為環境被破壞,b、c分別代表生態系統成分的變化,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的變化 | |
B. | 甲為下丘腦,a為寒冷刺激,b、c分別代表產生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加、毛細血管舒張 | |
C. | 甲為農田害蟲,a為噴施農藥,b、c分別代表產生抗藥基因減少、種群數量減少 | |
D. | 甲為同化量,a為太陽能,b、c分別代表呼吸作用熱能散失,下一營養級的同化量 |
分析 1、生態系統的成分和營養結構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當環境遭到破壞后,生態系統的成分和結構也會發生變化.
2.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機體會通過增加產熱和減少散熱來維持體溫的恒定.
3、生產者同化的能量即為固定的太陽能,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解答 解:A、環境遭到破壞,會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進而導致生態系統的成分和營養結構發生變化,A正確;
B、寒冷刺激,會使下丘腦產生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同時使毛細血管收縮,減少散熱,B錯誤;
C、農田噴施農藥后,由于不抗藥性的害蟲被淘汰,抗藥性的害蟲會大量繁殖,會使農田害蟲種群數量先減少后增多,使抗藥基因增多,C錯誤;
D、若甲為同化量,a為太陽能,則b、c分別代表呼吸作用熱能散失,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基因頻率的變化、體溫調節、水鹽調節、血糖調節以及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光強(klx) | 光飽和時的光強(klx) | 光飽和時CO2吸收量 (mg/100cm2葉•小時) | 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 (mg/100cm2葉•小時) | |
品種A | 1 | 3 | 11 | 5.5 |
品種B | 3 | 9 | 30 | 15 |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光強(klx) | 光飽和時的光強(klx) | 光飽和時CO2吸收量 (mg/100cm2葉•小時) | 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 (mg/100cm2葉•小時) | |
品種A | 1 | 3 | 11 | 5.5 |
品種B | 3 | 9 | 30 | 15 |
序號 | 類別 | 溶解氧初始數據/mg•L-1 | 溶解氧終結數據/mg•L-1 |
1 | 自來水 | 2.74 | 2.56 |
2 | 冷開水 | 2.26 | 1.77 |
3 | 0.125%NaHCO3溶液 | 2.36 | 3.23 |
光照度26513Lux | 水溫18℃ | 光照時0.5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遂寧期末)下列選項中對內環境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內環境包括血液、淋巴和組織液等,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B.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血漿中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
C.是細胞生活的環境,不同類型的細胞生活的內環境可能不同
D.內環境的理化變化會引起機體自動地調節器官和系統的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個體數量 水深(米) | 物種甲 | 物種乙 | 物種丙 |
0.5 | 100 | 50 | 10 |
0.7 | 120 | 60 | 15 |
0.9 | 200 | 70 | 20 |
1.1 | 120 | 80 | 25 |
1.3 | 100 | 90 | 30 |
1.5 | 0 | 100 | 35 |
1.7 | 0 | 90 | 40 |
1.9 | 0 | 80 | 35 |
2.1 | 0 | 0 | 20 |
2.3 | 0 | 0 | 0 |
A. | 該池塘內的生產者的光合作用推動物質和能量的循環 | |
B. | 物種甲分布在水深0.5-1.3米范圍內,這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 |
C. | 生產者最可能是物種丙 | |
D. | 物種乙對物種丙種群數量的調節屬于外源性調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