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從題干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福壽螺的密度大;樣方法通常用于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取樣時常用的有五點取樣和等距取樣兩種.
2、從坐標圖中可知,隨著福壽螺密度的增大,鴨舌草日均密度增長率下降,說明福壽螺與鴨舌草是捕食關系,進而福壽螺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
3、從圖中可知,福壽螺的日均密度增長率不變且大于零,說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水花生在高密度區的日均密度增長率較對照組很低說明曲線S增長.
4、在原有土壤被保留的基礎上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從圖中可知狗尾草未受到福壽螺的引入影響,因而將占據主導地位.
5、在試驗結束后除去福壽螺和雜草,生態系統的群落結構變得簡單,抵抗力穩定性下降.
解答 解:(1)用樣方法調查水花生種群密度時,常用的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2)本實驗的自變量是福壽螺的密度,因變量是幾種物種日均密度增長率.福壽螺以水生植物為食,屬于消費者;據圖分析,福壽螺的種群密度增加,鴨舌草的日均增長率越小,屬于捕食關系.
(3)實驗期間,中密度處理小區福壽螺日均增長率為正值,種群數量增加,因此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4)若實驗結束后停止人工管理,此時屬于次生演替;由數據可知狐尾草的增長率最高,最可能成為優勢種群.
(5)若實驗結束后除去福壽螺和雜草,該生態系統的動植物種類減少,營養結構變得簡單,抵抗力穩定性將降低.
故答案為:
(1)五點取樣法
(2)消費者 捕食
(3)大于
(4)狐尾草
(5)降低
點評 本題考查樣方法、生態系統的成分、種間關系、種群數量變化、群落演替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整個培養過程中,CO2釋放速率出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趨勢 | |
B. | 培養過程中,錐形瓶中CO2的產生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 | |
C. | 培養后期,CO2釋放速率減小與缺乏氧氣、培養液中酒精濃度過高有關,但與葡萄糖量減少無關 | |
D. | 培養完成后,向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酸性重鉻酸溶液變為灰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單倍體育種利用了花粉細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等原理 | |
B. | 雜交育種過程需要不斷自交、篩選,直到矮稈抗病個體的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 | |
C. | 利用射線、亞硝酸鹽等處理矮稈不抗病小麥種子可實現人工誘變,但成功率低 | |
D. | 育種過程中的篩選,實質上是通過自然選擇實現種群中抗病基因頻率的定向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群落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 |
B. | 濕地具有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等作用,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
C. | 棲息地總量減少和棲息地多樣性降低是生物多樣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 |
D. | 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加強立法,禁止開發和利用生物資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目鏡5X 物鏡10X | B. | 目鏡10X 物鏡15X | C. | 目鏡5X 物鏡40X | D. | 目鏡10X 物鏡40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是細胞內的直接能源物質 | |
B. | 活細胞始終都在消耗ATP | |
C. | 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中都能形成ATP | |
D. | 植物根細胞所需的ATP來源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乳酸菌和酵母菌 | B. | 蘑菇和大腸桿菌 | C. | 毛霉和酵母菌 | D. | 綠藻和結核桿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 | B. | 原核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是RNA | ||
C. | 病毒的遺傳物質都是RNA | D. | 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