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鑒定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時可用西瓜提取液作為實驗材料 | |
B. | 鑒定生物組織中的氨基酸時,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顯色 | |
C. | 鑒定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時,需要用顯微鏡觀察實驗現象 | |
D. | 在酵母菌懸液中加入臺盼藍染液后,只有死細胞才能被染色 |
分析 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如蔗糖;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呈現紫色
解答 解:A、鑒定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時有顏色反應,應選擇無色或淺色的實驗材料,所以不能用西瓜提取液,A錯誤;
B、雙縮脲試劑是鑒定含有2個或2個以上肽鍵的化合物,氨基酸沒有肽鍵,不能與雙縮脲試劑顯色,B錯誤;
C、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呈現紫色,鑒定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時,可以先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再加B液,然后觀察顏色變化即可,不需要用顯微鏡觀察實驗現象,B錯誤;
D、由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臺盼藍染液不能通過活細胞的細胞膜進入細胞,而死細胞的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變為全透性,因此實驗中被臺盼藍染液染色的細胞為死細胞,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生物實驗中有關物質或結構的顯色反應,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兩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做雜交實驗時,下列能體現分離定律實質的是
A. 基因組成為DD的個體產生基因組成為D的花粉
B. 基因組成為dd的個體產生基因組成為d的花粉
C. 基因組成為Dd的個體產生基因組成為D、d的花粉
D. 基因組成為D、d的雌雄配子形成基因組成為Dd的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需鑒定的有機物 | 用于鑒定的試劑 | 反應產生的顏色 |
還原糖 | 斐林試劑 | A磚紅色 |
蛋白質 | B雙縮脲試劑 | 紫色 |
淀粉 | 碘液 | C藍色 |
脂肪 | D蘇丹Ⅲ染液 | 橘黃色 |
EDNA | 甲基綠 | 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變異類型類似于過程① | |
B. | 過程②的變異類型為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 |
C. | 過程③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 | |
D. | 雜交育種的原理是過程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時的光照強度 | 光飽和時的光照強度 | 光飽和時植物吸收CO2的速度 | 黑暗條件下CO2釋放的速度 | |
甲植物 | 1 | 3 | 18 | 10 |
乙植物 | 3 | 8 | 30 | 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和染色質是不同物質在同一時期細胞中的兩種形態 | |
B. | 細胞內的所有細胞器之間都是通過膜進行信息交流的 | |
C. | 控制細胞器進行物質合成、能量轉換等的指令,主要是通過核孔從細胞核到達細胞質的 | |
D. | 拍攝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顯微照片就是建構了細胞的物理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層現象是植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相互聯系的一種形式 | |
B. | 決定這種現象的環境因素主要是光照 | |
C. | 在農業生產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 | |
D. | 種植玉米時,因植物群落分層現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