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度(mg/L) | 平均每株生根數(條) | 平均根長(cm) |
0.2 | 7.8 | 10.0 |
0.3 | 7.4 | 9.6 |
0.4 | 6.3 | 9.4 |
0.5 | 5.9 | 8.8 |
分析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萘乙酸(NAA)的濃度,因變量是平均每株生根數(條)和平均根長(cm),因此該由表格數據可知,隨著萘乙酸(NAA)的濃度的增大,平均每株生根數逐漸減少,平均根長逐漸變短,該實驗可以說明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由于該實驗中沒有出現峰值,因此不能確定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宜濃度.
解答 解:(1)根據表格可知,萘乙酸濃度不同,因此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萘乙酸促進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2)由表格數據可能,生根數和根的長度沒有出現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因此不能判定促進生根的最適宜濃度,最適宜的濃度可能小于0.2mg/L,若要確定最適宜濃度還要進一步實驗,把濃度梯度設定在0.2mg/L左右.
故答案為:
(1)萘乙酸促進玉米試管苗生根的最適濃度(合理即給分)
(2)不能 沒有測定低于0.2mg/L濃度的生根數和根長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生長素類似物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表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纖維素分解菌與硝化細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質是相同的 | |
B. | 在纖維素分解菌生長的培養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無機鹽即可正常生長 | |
C. | 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濃度越高對微生物的生長越有利 | |
D. | 生長因子是微生物生長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這些物質的能力往往不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特異性強、靈敏度高 | |
B. | 與抗癌藥物結合可制成“生物導彈” | |
C. | 體外培養B淋巴細胞可大量分泌單克隆抗體 | |
D. | 在單抗制備的過程中必須經過至少兩次細胞篩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R型轉化為S型肺炎雙球菌的實質是基因重組 | |
B. | R型與S型肺炎球菌轉化的有效性與S型菌的DNA純度密切相關 | |
C. | 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后若長時間保溫,上清液與沉淀物的放射性對比更明顯 | |
D. | 實驗設計的關鍵是設法將DNA和蛋白質分開,單獨直接觀察各自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3 | B. | 3:4 | C. | 4:5 | D. | 5: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1有2個染色體組,共有15條染色體 | |
B. | F1進行減數分裂時染色體聯會絮亂,所以F2不育 | |
C. | 若用適宜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F1幼苗,則長成的植株是不可育的 | |
D. | 用物理撞擊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體數目加倍,產生的F2為二倍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