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項 | B、二項 | C、三項 | D、四項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誘變育種可提高突變率但需大量供試材料和人工篩選 |
B、選擇親本進行雜交育種有利于積累對人類有益的性狀 |
C、單倍體育種憑借簡單的技術手段明顯縮短了育種時間 |
D、生物工程育種可以打破不同生物類群之間的生殖隔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從免疫小鼠的脾臟獲得B細胞 |
B、將B細胞與雜交瘤細胞融合 |
C、用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雜交瘤細胞 |
D、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單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環(huán)境改變使生物產(chǎn)生適應性的變異 |
B、隔離是形成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 |
C、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的過程 |
D、協(xié)同進化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加熱殺死的S型菌的DNA進入R型菌細胞內(nèi),使R型菌轉(zhuǎn)化成S型菌 |
B、R型菌轉(zhuǎn)化后出現(xiàn)莢膜,反對者認為可能是突變所致,不能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
C、艾弗里提取的DNA摻雜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質(zhì),實驗中沒有完全排除蛋白質(zhì)的作用 |
D、艾弗里無法使DNA與蛋白質(zhì)完全分開,故該實驗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組別 | 土樣 | 小麥生長情況 | 小麥幼苗中激素含量 | ||
發(fā)芽率 (%) |
株高 (cm) |
生長素 (ng/g鮮重) |
脫落酸 (ng/g鮮重) | ||
① | 普通土壤 | 81 | 26 | 1474 | 1780 |
② | 非轉(zhuǎn)基因玉米秸稈拌土 | 70 | 21 | 1553 | 2366 |
③ | 轉(zhuǎn)Bt基因的同種玉米秸稈拌土 | 73 | 22 | 1000 | 1752 |
A、秸稈還田抑制小麥生長,與是否為轉(zhuǎn)基因秸稈無關 |
B、生長素和脫落酸對小麥幼苗生長均起到抑制作用 |
C、小麥的生長狀況與土壤環(huán)境和體內(nèi)激素這兩個因素有關 |
D、Bt基因控制的蛋白質(zhì)不是抑制小麥生長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光強( 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
葉片A | -20 | -10 | -5 | -1 | 5 | 15 | 28 | 30 |
葉片B | -2 | -0.5 | 1.5 | 3 | 6 | 10 | 12 | 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分組 | 凋落葉含量 (g/盆) |
植株干重 (g/10株) |
光合色素含量 (mg/g) |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m2/s) |
對照組 | 0 | 7.78 | 2.74 | 9.77 | 0.040 |
實驗組1 | 30 | 3.60 | 2.28 | 7.96 | 0.040 |
實驗組2 | 90 | 1.14 | 1.20 | 4.76 | 0.02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