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 | |
B. |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 |
C. | 艾弗里提出的有關肺炎雙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的結論,得到了科學家們的一致公認 | |
D. | 培養R型活細菌時加入S型菌的蛋白質,不能產生具有莢膜的細菌 |
分析 1、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測交實驗)→得出結論.
2、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結構.
5、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解答 解:A、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A正確;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B正確;
C、艾弗里提出的有關肺炎雙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的結論,被人們懷疑,原因是他們提純的DNA中混有少量的蛋白質,C錯誤;
D、培養R型活細菌時加入S型菌的蛋白質,不能產生具有莢膜的細菌,因為S型細菌的蛋白質不是轉化因子,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人們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象及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摸底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保定月考)如圖甲是高倍鏡下觀察到的黑藻葉片,乙為黑藻在不同環境因素影響下光合速率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葉綠體的存在會影響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的觀察
B.用健那綠給黑藻細胞染色,甲圖中可清晰看到線粒體的存在
C.在圖乙的tl﹣t2階段,補充光照后光反應和暗反應速率均有所提高
D.t4以后,細胞中生成ATP的場所為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遇冷時,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均可參與機體產熱調節 | |
B. | 內環境穩態有利于新陳代謝過程中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 | |
C. | 維持內環境中Na+、K+濃度的相對穩定有利于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興奮性 | |
D. | 內環境中發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給細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動的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高爾基體 | B. | 中心體 | C. | 核糖體 | D. | 內質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會發生改變 | |
B. | RNA與DNA的分子結構相似,由四種核苷酸組成,可以儲存遺傳信息 | |
C. | 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固醇 | |
D. | 淀粉和糖原是各種生物體的儲存能源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糖蛋白的構成元素中至少含有C、H、O、N元素 | |
B. | 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跟細胞膜上糖蛋白有關 | |
C. | 依據細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況可判斷細胞膜的內側和外側 | |
D. | 癌細胞表面糖蛋白較多,導致黏著性降低,故易擴散和轉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