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題是對生態系統碳循環、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和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的考查,梳理生態系統碳循環、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的關系、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然后結合題圖和問題進行解答.
解答 解:(1)根據生態系統碳循環的過程可將該圖完善為:.
(2)該人工濕地公園中的植物主要有:蘆葦(挺水植物)、綠藻(浮游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這一現象體現了植物群落的分層現象,即植物群落具有垂直結構.輸入該人工濕地公園的能量是濕地中的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和流入該濕地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該系統中CO2濃度的平衡主要是通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機制來維持的.
(3)①AB、IJ段由于沒有光照,不能進行光反應形成暗反應需要的還原氫與ATP,暗反應不能進行,C5化合物維持在較低水平;G點由于光合午休現象,氣孔關閉,葉肉細胞間二氧化碳的含量少,二氧化碳固定過程需要的五碳化合物少,剩余的五碳化合物增多.
②分析題圖曲線可知,D點,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降低,可能的原因是白天該地區天氣暫時由晴轉陰,光反應產生的還原氫和ATP減少,三碳化合物還原產生的五碳化合物減少,二氧化碳固定過程仍然在消耗五碳化合物,因此五碳化合物的含量暫時下降.
③由圖二可知DG段(10時到13時)光照不斷增強,光反應也不斷增強,產生更多的還原性氫和ATP用于C3的還原,會使水稻葉肉細胞內C3的相對含量越來越少.
故答案為:
(1)
(2)垂直 濕地中的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和流入該濕地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自我調節
(3)①NADPH ATP CO2 ②D ③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生態系統碳循環、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光反應與暗反應的關系,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對于光合作用過程的掌握和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進行胚胎分割時,應選擇原腸胚期的胚胎進行 | |
B. | 高等哺乳動物胚胎發育中的細胞分化開始于囊胚期,終止于生命結束 | |
C. | 如圖是胚胎發育過程中囊胚期示意圖,①②③依次稱之為透明帶、滋養層、內細胞團 | |
D. | 高等哺乳動物胚胎發育經歷的時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腸胚期→幼體,其中最關鍵的時期是原腸胚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高考大聯考(一)【新課標II卷】 題型:
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測定植物在不同條件下的光照與凈光合速率(Pn)關系,研究人員設計如下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通過變換光源可研究 、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實驗過程中,如溫度控制不精確,難以確定光照與Pn關系,原因是 。
(3)裝置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4)植物凈光合速率測定指標是 。如需要測量呼吸作用,需要對裝置進行 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土壤中硝化細菌的硝化速度減弱,不利提高土壤肥力 | |
B. | 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快,數量增多 | |
C. | 農作物根的呼吸作用加強,吸收礦質元素的速度加快 | |
D. | 疏松的土壤易被雨水沖刷走,加大水土流失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C細胞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 |
B. | DC細胞攝取抗原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物質跨膜運輸功能 | |
C. | 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能分泌淋巴因子和抗體,從而發揮免疫效應 | |
D. | 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將有特定mRNA的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高考大聯考(一)【新課標II卷】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T2噬菌體與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組成中含有相同的核苷酸
B.翻譯時,64種密碼子與64種反密碼子之間進行配對
C.染色體和細胞膜所含有的元素種類相同
D.細菌中的核酸存在于擬核和質粒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高考大聯考(一)【江蘇卷】 題型:
類似于細胞分泌蛋白形成過程中的囊泡可以將“貨物”準確運輸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識別。下圖表示囊泡膜與靶膜的識別原理及融合過程,其中GTP具有與ATP相似的生理功能,V-SNARE(V)和T-SNARE(T)分別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質。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囊泡膜與靶膜的融合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
B.高爾基體膜可以形成囊泡,細胞膜則不可以
C.V與T的特異性結合,保證了囊泡對貨物的準確運輸
D.囊泡對貨物的準確運輸需要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威海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生態系統由甲、乙、丙、丁、戊5個種群形成一定的營養結構。下表所示為各種群同化的能量;下圖表示有關種群乙的能量變化,其中A~E表示能量值。回答下列問題:
(1)甲和丁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種群戊是該生態系統生物組成成分中的_____。若甲的數量減少,則戊的數量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2)種群乙在該生態系統中處在第___營養級;乙種群中雌雄個體通過氣味相互識別,這屬于______信息,由此可見,______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3)種群乙的能量變化圖中,A~E中表示能量值為2×107KJ的是_______;C表示的能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