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土壤中硝化細菌的硝化速度減弱,不利提高土壤肥力 | |
B. | 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快,數量增多 | |
C. | 農作物根的呼吸作用加強,吸收礦質元素的速度加快 | |
D. | 疏松的土壤易被雨水沖刷走,加大水土流失量 |
分析 給作物松土有以下作用:
1、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促進根細胞有氧呼吸,促進對礦質營養的吸收;
2、促進土壤中硝化細菌的繁殖和氧化氨成硝酸,增加土壤的肥力;
3、促進固氮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固氮,增加土壤的肥力;
4、抑制反硝化細菌的反硝化作用.
解答 解:A、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氧含量,從而促進硝化細菌將氨態氮轉化為硝態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A錯誤;
B、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氧含量,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快,數量增多,B正確;
C、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氧含量,使農作物根的呼吸作用加強,釋放的能量增多,吸收礦質元素的速度加快,C正確;
D、由于疏松的土壤易被雨水沖刷走,因此疏松土壤會加大水土流失量,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呼吸原理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呼吸的過程,掌握影響細胞呼吸速率的因素,能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合理解釋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患者體內所有的記憶B細胞、記憶T細胞和效應T細胞都能特異性識別該菌 | |
B. | 患者的體溫長期維持在40℃,表明其機體的產熱量大于散熱量 | |
C. | InIC蛋白的合成是在核糖體,加工和分泌需要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 |
D. | 即使長期使用抗生素,也不可能誘發該菌產生定向耐藥性變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青蛙防治稻田害蟲,可以調整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關系 | |
B. | 用性引誘劑專一誘捕褐飛虱,在短時期內,卷葉螟的種群密度會上升 | |
C. | 與精耕稻田相比,棄耕稻田不受人為干擾,群落演替的速度較快 | |
D. | 褐飛虱和卷葉螟與青蛙之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稻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所代表的物質運輸方式沒有共同點 | |
B. | 圖乙的物質運輸方式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 | |
C. | 圖乙所示的細胞可能是紅細胞 | |
D. | 嬰幼兒腸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過程可用圖乙中的跨膜運輸方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高考大聯考(一)【江蘇卷】 題型:
某興趣小組以白蒜鱗莖為實驗材料,開展了“探究3-吲哚乙酸促進大蒜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請完成以下實驗步驟。
(1)配制濃度為10-3mol/L的3-吲哚乙酸母液。取11支試管分別編號“1~11”,用移液管取10mL母液注入11號管中。從11號試管中取出1mL母液,移入10號管內,再加入蒸餾水至10mL, 得到濃度為10-4mol/L的溶液。再從10號管內移出1mL溶液至9號管中,再加入蒸餾水至10mL,進行類似處理。分別在8~2號管內配出相應溶液。此時試管中溶液最多的試管為 號管。取1號管向其中加入 蒸餾水。
(2)取11個大小接近的蒜瓣,綁上標簽,編號1~11,分別放在1~11號試管上,考慮到試管內徑的差異和蒜瓣底部的形狀不同,可采取 措施,使蒜瓣基部接觸液面。將試管置于試管架上。
(3)將上述裝置放置48h。外周環境盡可能保持低溫潮濕,減少空氣對流,原因是 。處理過程中要保證使蒜瓣基部接觸液面。
(4)將蒜瓣取下,經 后,置于25℃同一營養液中進行培養。觀察并記錄實驗結果。
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生根數 | 3 | 11 | 21 | 47 | 19 | 3 | 0 | 6 | 0 | 0 | 0 |
(5)實驗結論:3-吲哚丁酸促進白蒜根生長的最適濃度為10-10mol/L
(6)評價:從實驗設計角度看本實驗的主要不足之處是 ;本實驗的實驗結論難以成立的原因(至少寫兩點)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