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孟德爾在研究豌豆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 |
B. | 薩頓根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類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
C. | 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雙球菌研究遺傳物質時,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 |
D. |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建構數學模型的方法 |
分析 1、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測交實驗)→得出結論.
2、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結構.
4、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解答 解:A、孟德爾在研究豌豆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并提出了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
B、薩頓根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類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正確;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雙球菌研究遺傳物質時,沒有運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C錯誤;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考查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了解不同時期不同科學家進行的實驗、采用的方法、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及得出的實驗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同樣的環境中,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
B. | 在同樣的環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不一定相同 | |
C. | 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
D. | 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不一定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惠州期末)如圖,要把顯微鏡視野下的標本從下圖中的A轉為B,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
①移動載玻片
②調節光圈和反光鏡
③轉動轉換器
④轉動細準焦螺旋
⑤轉動粗準焦螺旋.
A.③②⑤④ B.②③④⑤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8}$ | B. | $\frac{3}{8}$ | C. | $\frac{5}{8}$ | D. | $\frac{7}{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基因組合 | A_Bb | A_bb | A_BB或aa |
植物顏色 | 粉色 | 紅色 | 白色 |
類型編號 | 甲 | 乙 | 丙 |
基因分布位置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各營養級獲得能量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 | |
B. | 圖示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不只一條 | |
C. | 在農業生產中,要設法提高相鄰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 | |
D. | E1主要為太陽能,E2為熱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⑥⑤④② | B. | ⑥④③⑤ | C. | ⑥⑤①④ | D. | ⑦⑤③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態學原理是其主要理論基礎 | |
B. | 實現了對能量和物質的循環多級利用 | |
C. | 實現廢物資源化,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減少環境污染 | |
D. | 對害蟲進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提高了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