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假說—演繹法和類比推理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類探明基因神秘蹤跡的歷程: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因子。②薩頓研究蝗蟲的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③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找到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jù)。他們在研究的過程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依次為( )
A.①假說—演繹法 ②假說—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
B.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 ③類比推理
C.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 ③假說—演繹法
D.①類比推理 ②假說—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廣東江門市高三9月月考試卷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別免疫3只同種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測定各小鼠血清抗體的效價(能檢測出抗原抗體反應的血清最大稀釋倍數(shù)),結(jié)果如下圖所示。
若要制備雜交瘤細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為40條),并將該細胞與體外培養(yǎng)的小鼠骨髓瘤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為60條)按一定比例加入試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誘導細胞融合,經(jīng)篩選培養(yǎng)及抗體檢測,得到不斷分泌抗A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回答下列問題:
(1)制備融合所需的B淋巴細胞時,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體效價需達到16000以上,則小鼠最少需要經(jīng)過 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達到要求的X、Y、Z這3只免疫小鼠中,最適合用于制備B淋巴細胞的是 小鼠,理由是 。
(2)細胞融合實驗完成后,融合體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細胞和雜交廇細胞外,可能還有 ,體系中出現(xiàn)多種類型細胞的原因是 。
(3)雜交瘤細胞中有 個細胞核,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是 條。
(4)未融合的B淋巴細胞經(jīng)過多次傳代培養(yǎng)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省棗陽市高三8月第一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柯薩奇病毒A16型(CAV-16)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發(fā)癥。下列關于人體對該病毒免疫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B細胞經(jīng)CAV-16刺激后會分裂、分化出漿細胞,并與抗原結(jié)合
B.CAV-16侵入人體后,會刺激效應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與該病毒結(jié)合
C.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體內(nèi)的記憶細胞會迅速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毒
D.CAV-16侵入人體后,體內(nèi)的吞噬細胞、B細胞和效應T細胞都具有識別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省棗陽市高三8月第一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小麥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利用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獲得N株小麥,其中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約占( )
A.0 B.N/4
C.N/16 D.N/8aabb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省棗陽市高三8月第一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無根的非洲菊幼苗轉(zhuǎn)入無植物激素的培養(yǎng)基中,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應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省棗陽市高三8月第一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某高等植物細胞分裂周期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DNA和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乙→甲時期
B.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產(chǎn)生的作用時期是甲→乙
C.一個細胞周期指甲→甲的全過程
D.甲→乙的過程中最容易發(fā)生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一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通過生物體內(nèi)某些物質(zhì)的分析,可判斷各種生物相互之間的親緣關系,以下物質(zhì)可以采用的是( )
①DNA ②RNA ③蛋白質(zhì) ④核苷酸 ⑤氨基酸 ⑥密碼子 ⑦堿基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