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柱形圖:甲表示體細胞;乙處于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丙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丁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戊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 解:(1)甲時期到乙時期需要經過分裂間期,而分裂間期細胞所發生的主要物質變化是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其中乙時期細胞的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分子數目之比為 1:2:2.
(2)一次完整的有絲分裂過程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即圖中甲→乙→丙→甲;染色體數目為2N時,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因此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時期是甲、乙.
(3)基因重組發生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乙).戊表示減數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對雄性個體來說是精細胞.
故答案為:
(1)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1:2:2
(2)甲→乙→丙→甲 甲、乙
(3)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乙) 精細胞
點評 本題結合柱形圖,考查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數目變化規律,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全國卷3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用某種高等植物的純合紅花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進行雜交,F1全部表現為紅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紅花為272株,白花為212株;若用純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給F1紅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花為101株,白花為302株。根據上述雜交實驗結果推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純合體
B. 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
C. 控制紅花與白花的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類型比紅花植株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中都有DNA和RNA | B. | 都能進行有絲分裂 | ||
C. | 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 D. | 翻譯都在核糖體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研究種群中基因頻率變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
B. | 進化改變的是群體而不是個體 | |
C. | 物種形成包括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三個基本環節 | |
D. | 突變可以改變生物進化的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糖、麥芽糖、乳糖 | B. | 脫氧核糖、纖維素、蔗糖 | ||
C. | 核糖、淀粉、蔗糖 | D. | 脫氧核糖、淀粉、乳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腦啡肽是一個五肽,由3種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 | |
B. | 該腦啡肽中含1個游離的氨基,2個游離的羧基 | |
C. | 若上述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0,則該腦啡肽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28 | |
D. | 形成該腦啡肽時,脫去的水中的氧來自羧基,氫來自氨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蛋白質變性后不影響與雙縮脲試劑的反應 | |
B. | 煮荷包蛋是蛋白質變性的一個具體例子 | |
C. | 蛋白質變性空間結構發生改變,但一般不會造成肽鍵的斷裂 | |
D. | 蛋清中加入食鹽,會形成絮狀物,這是蛋白質變性后溶解度改變的例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圖可推斷,決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長發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體上 | |
B. | 過程Ⅰ依賴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特點,也體現了細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 |
C. | 過程Ⅰ存在基因重組,過程Ⅱ存在染色體變異,只有后者可以用顯微鏡觀察 | |
D. | 若陰陽蝶能產生配子,雌配子正常,雄配子只有一半是正常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1 | 2 | 3 | 4 | 5 | 6 | 7 |
2,4-D 濃度(mol/L) | 清水 | 10-15 | 10-13 | 10-11 | 10-9 | 10-7 | 10-5 |
生根平均值 | 2.0 | 3.8 | 9.4 | 20.3 | 9.1 | 1.3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