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該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②①④③ |
B、如果用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沒有被標記的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C、用被32P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離心后,發現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質存在,這些放射性物質的來源是侵入大腸桿菌的噬菌體經增殖后釋放出的子代噬菌體 |
D、圖中錐形瓶內的培養液是用來培養大腸桿菌其內的營養成分中不含有32P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
B、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在大腦皮層 |
C、人體的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組織液和淋巴 |
D、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白細胞和紅細胞都是造血干細胞分化來的 |
B、同一個體根尖分生區細胞的分化能力比成熟區細胞強 |
C、基因突變可以使已分化的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 |
D、大腸桿菌可以發生細胞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氧氣、抗體、神經遞質、胰蛋白酶都出現在細胞外液中 |
B、內環境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和細胞代謝的場所 |
C、寒冷時出現寒顫是穩態失調的表現 |
D、內環境的變化會引起機體自動地調節器官和系統的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 |
B、tRNA、抗體、激素在發揮作用后均失活 |
C、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其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S、P |
D、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線粒體、中心體和葉綠體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該照片所示時期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 |
B、此時期細胞中的DNA和染色體數都為體細胞的2倍 |
C、此時期細胞中的著絲點數和染色單體數相同 |
D、此時期細胞中高爾基體活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若該細胞正在進行有絲分裂,則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 |
B、E(囊泡,來自高爾基體)中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鏈 |
C、此時該細胞中一定能觀察到完整的核膜和核仁 |
D、植物體細胞雜交時,該過程的發生可標志融合細胞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