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不是1 mol/L的是
A.10 g NaOH固體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將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將0.5 mol/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熱蒸發掉50 g水的溶液
D.標況下,將22.4L氯化氫氣體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離子中,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H+、SO42-、ClO- B.Fe3+、Fe2+、SO42-、NO3-
C.Al3+、Na+、SO42-、CO32- D.K+、H+、Br-、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做銅與濃硫酸反應的探究實驗:①加熱過程中發現試管底部有黑色顆粒狀物質,后來逐漸轉變為灰白色固體;②倒去試管中的液體后,將殘余固體(表面含有少量濃硫酸)倒入少量水中,發現溶液變藍;并有黑色固體殘余;③將②殘余黑色固體過濾、洗滌后,向黑色固體中加入過量濃硝酸并加熱,固體溶解,溶液變藍;④向③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的白色固體是CuSO4 B.①中灰白色固體不可能含有CuO
C.②中的黑色固體可能含有CuS或Cu2S D.④中所得的白色沉淀是Ba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種操作中,不會導致液體分散系顏色發生兩次顯著變化的是
A.向Fe(OH)3膠體中加入4 mol/L H2SO4至過量
B.向紫色石蕊試劑中通入過量Cl2
C.向紫色石蕊試劑中通入過量SO2
D.向酚酞試液中加入Na2O2粉末至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化學”要求不產生副產物,實現零排放。現實驗室中要合成一溴乙烷,下列最符合綠色化學要求的是
A.乙烷和溴蒸氣在光照下發生反應
B.將乙烯通入溴水中發生反應
C.乙烯與溴化氫在一定條件下反應
D.乙炔與溴化氫在一定條件下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Cu2S與一定濃度的HNO3反應,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當NO2和N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時,實際參加反應的Cu2S與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1∶5 B.1∶7 C.1∶9 D.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 某元素的一種核素的核內質子數為m,中子數為n,由此一定能確定該元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為m+n
B. 短周期元素X、Y、Z,X的陽離子與Y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Z的陰離子的還原性大于等電荷數Y的陰離子的還原性,那么原子序數大小是Z>X>Y
C. 第118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七周期VIA族
D. 堿金屬單質的熔沸點和鹵素單質的熔沸點都是隨核電荷數的遞增而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濃度的硝酸與鎂反應生成Mg(NO3)2、N2O和NH4NO3,若生成N2O 0.02mol和NH4NO30.01mol時恰好完全反應。現用1mol/L的氫氧化鈉與上述溶液反應,到沉淀達最大值時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至少應該是
A.220mL B.240mL C.260mL D.28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消毒劑在生產生活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開發具有廣普、高效、低毒的殺菌劑和消毒劑是今后發展的趨勢。
(1)Cl2、H2O2、ClO2(還原產物為Cl-)、O3(1 mol O3轉化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質常被用作消毒劑。等物質的量的上述物質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Cl2 B.H2O2
C.ClO2 D.O3
(2)H2O2有時可作為礦業廢液消毒劑,有“綠色氧化劑”的美稱。如消除采礦業膠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經以下反應實現:KCN+H2O2+H2O===A+NH3↑,則生成物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H2O2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劑亞氯酸鈉(NaClO2)在常溫與黑暗處可保存一年。亞氯酸不穩定可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該反應中,當有1 mol ClO2生成時轉移的電子個數約為________。
(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潔廁劑(主要成分是濃鹽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利用氯堿工業的產物可以生產“84”消毒液,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