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遂寧、內江、眉山四市2017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G是合成雙酚A的原料,其結構簡式如圖,關于G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分子式為C6H10
B. 是乙烯的同系物
C. 可以發生加成反應
D. 難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遂寧、內江、眉山四市2017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現有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X、Y位于同主族,Z、W位于同主族且Z的核電荷數是W的2倍,Y、Z位于同周期,X與Z、W都不在同一周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簡單離子半徑:Z>W>Y
B. 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Z<W
C. Z的氫化物能與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
D. 在X2和W2構成的燃料電池中,W2作負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遂寧、內江、眉山四市2017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H2C2O4是一種二元弱酸,H2C2O4溶液中各型體濃度在其總濃度中所占比值叫其分布系數,常溫下某濃度的H2C2O4溶液中各型體分布系數隨pH的變化如圖所示,據此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曲線a代表H2C2O4,曲線b代表C2O42-
B. 常溫下0.1mol/L的NaHC2O4溶液顯酸性
C. 常溫下,H2C2O4的電離平衡常數Ka2=10-4..30
D. pH從1.30~4.30時,先增大后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遂寧、內江、眉山四市2017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苯甲酸乙酯可用作食用香料。某小組用如下裝置制備苯甲酸乙酯
反應原理:(苯甲酸乙酯)+H2O
產物和部分反應物相關數據如下:
物質 | 苯甲酸 | 乙醇 | 苯甲酸乙酯 |
熔點/℃ | 122.1 | -117.3 | -34.6 |
沸點/℃ | 249 | 78.3 | 213 |
實驗步驟:
①在B中加入的物質有:12.2g苯甲酸、10mL乙醇、10mL濃硫酸和沸石;
②按圖甲安裝好儀器,水浴加熱,回流2小時;
③冷卻后將B中液體與30mL水混合,并分批加入碳酸鈉粉末;
④分液,取出有機層并加入適量MgSO4搖勻;
⑤按圖乙裝置安好儀器,加熱精餾④所得有機物,收集產品。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C的名稱______________。
(2)步驟① 若加熱后才發現未加沸石,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步驟② 采取水浴加熱的優點是______。
(3)步驟③ 為了預防液體因瞬時放出大量熱而飛濺,將有機物與水混合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4)步驟④分液時除了要用到燒杯,還需要的主要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使用該儀器之前需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無水Mg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步驟⑤收集餾分應控制的最佳溫度為____________。
(6)為了提高苯甲酸乙酯的產率,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任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遂寧、內江、眉山四市2017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CO2是溫室氣體,研究CO2的應用對促進低碳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1)1922年德國工業化生產尿素
Ⅰ:2NH3(g)+CO2(g) NH2COONH4(s) ΔH1=-159.50kJ·mol-1
Ⅱ:NH3COONH4(s) CO(NH2)2(s)+H2O(g) ΔH2=+72.50kJ·mol-1
①寫出用NH3和CO2合成尿素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按照酸堿質子理論,能接受H+的物質為堿,現常溫下溶液中存在反應:NH3+NH2COOHNH2COONH4(K=1×1010),則該溶液中堿性強弱為:NH3____NH2COONH4(填“強于”、“弱于”、“相等”或“不能確定”)。
②在一個體積恒為1L的恒溫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4molNH3的混合氣體,經歷反應Ⅰ、Ⅱ合成CO(NH2)2,混合氣體中的氨氣體積分數及氣體總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
對于反應Ⅰ:A點的正反應速率與B點的逆反應速率的大小關系是:v_______v
(填“>”“<”或“=”)。當溫度升高時,平衡常數K1值的變化趨勢為__________,在B點氨氣的轉化率為_________;
對于反應Ⅱ:從動力學分析,選用合適正催化劑可以使該反應活化能_______(“增大”“減小”或“不變”)
(2)利用二氧化碳制備乙烯
用惰性電極電解強酸性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乙烯,其原理如下圖所示。
①b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
②該裝置中使用的是___________(填“陰” 或“陽”)離子交換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遂寧、內江、眉山四市2017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氯化亞銅廣泛應用于有機合成。工業上以低品位銅礦(主要含CuS、Fe2O3、SiO2)為原料,
制備氯化亞銅的生產工藝如下:
(1)CuS中Cu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__。
(2)濾渣Ⅰ的成分除S之外還有__________,反應Ⅰ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生成氫氧化物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Mn(OH)2 | Cu(OH)2 |
開始沉淀的pH | 2.7 | 8.3 | 4.2 |
完全沉淀的pH | 3.2 | 9.8 | 6.7 |
則反應Ⅱ中用氨水調節pH值的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
(4)檢驗濾液Ⅱ中是否含有Fe3+的試劑是____________。
(5)請用化學用語回答:
①反應中Ⅲ生成難溶MnCO3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反應Ⅳ素所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化亞銅的定量分析:
步驟Ⅰ.稱取0.2500g的樣品和10.0mL 1.0mol/L的FeCl3溶液置于250mL錐形瓶中,不斷搖動;
步驟Ⅱ.待樣品溶解后,加水10.0mL和3滴指示劑;
步驟Ⅲ.用0.1000mol/L CeOSO4標準溶液滴至終點,并記錄讀數。重復實驗兩次,測得數據如下:
序號 | 1 | 2 | 3 |
起始讀數 | 0.95mL | 0.70mL | 1.00mL |
終點讀數 | 20.95mL | 24.95mL | 21.00mL |
已知:CuCl+FeCl3=CuCl2+FeCl2 Fe2++Ce4+=Fe3++Ce3+
①數據處理:計算CuCl純度________________;
②誤差分析:下列操作會使滴定結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錐形瓶中有少量蒸餾水
B.滴定終點讀數時仰視滴定管刻度線,其他操作正確
C.0.1000mol/L CeOSO4溶液久置后濃度變小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E.所取FeCl3溶液體積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遂寧、內江、眉山四市2017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鐵、鋅、鎳、鉻及其合金在現代社會中的用途越來越廣泛。
(1)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基態鐵原子有_________種不同運動狀態的電子。
(2)鎳可與CO形成配合物Ni(CO)n,CO分子中σ鍵與π鍵的個數比為________;該配合物中原子Ni的價層電子總數為18,則n=________,該配合物的熔點是170℃,則Ni(CO)n 屬于__________
(3)在鉻的摧化作用下,乙醇可被空氣氧化為乙醛(CH3CHO),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是______,乙醛分子中H—C=O的鍵角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醇分子中的H—C—O的鍵角。乙醇和乙醛均極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立方NiO晶體結構類似于NaCl,則Ni2+填入O2-構成的________空隙(填“正四面體”、“正八面體”、“立方體”或“壓扁八面體”)。其晶胞邊長為ɑ pm,列式表示NiO晶體的密度為____g/cm3(不必計算出結果,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廣安、遂寧、內江、眉山四市2017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通過以下途徑可以合成具有導電性的高分子材料F:
已知:
(1)物質C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__,試劑X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
(2)條件Y是________________
(3)請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C與H2以1:2反應所得產物的系統命名是________________
(5)反應⑥的化學反應類型為________,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6)反應①常用飽和食鹽水代替H2O,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寫出符合下列條件在B的所有同分異構體_______________。
①能與銀氨溶液反應 ②核磁共振氫譜有3個吸收峰
(8)參照上述合成信息,以丙炔、甲醛和乙酸為原料(無機試劑任選)設計路線合成乙酸—
_________________。
合成路線示例如下:CH2=CH2CH3CH2Br
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據新聞網報道:科學家首次合成第117號元素,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當年十大科學發現。假如第117號元素符號暫時定為Up,下列關于和
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和
是兩種元素 B.
和
互為同位素
C. 和
質子數不同、中子數相同 D.
和
質量數相同、電子數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