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c=$\frac{1000ρω}{M}$計算該濃鹽酸中HCl的物質的量濃度;
(2)根據配制步驟是計算、量取、稀釋、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來分析需要的儀器;
(3)根據溶液稀釋定律C濃V濃=C稀V稀來計算,根據量筒的選取原則是大而近選取量筒;
(4)根據c=$\frac{n}{V}$并結合溶質的物質的量n和溶液的體積V的變化來進行誤差分析.
解答 解:(1)質量分數36.5%,密度為1.19g/mL的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frac{1000×1.19×36.5%}{36.5}$=11.9mol/L,
故答案為:11.9;
(2)操作步驟有計算、量取、稀釋、移液、洗滌、定容、搖勻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在燒杯中稀釋(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燒杯),并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冷卻后轉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滌燒杯、玻璃棒2-3次,并將洗滌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顛倒搖勻.所以所需儀器有量筒、燒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故上述儀器中需要使用的有①③⑤;根據提供的儀器可知,還需儀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
故答案為:①③⑤;100 mL容量瓶、玻璃棒;
(3)設需要的濃鹽酸的體積為Vml,根據溶液稀釋定律C濃V濃=C稀V稀可知:11.9mol/L×VmL=1mol/L×100mL,解得V≈8.4mL,由于量取的濃鹽酸的體積為8.4ml,根據量筒的選取原則是大而近,故選用10ml的量筒,
故答案為:8.4;①;
(4)A.未經冷卻,立即轉移至容量瓶并洗滌燒杯并定容,則冷卻后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高,故A正確;
B.量取濃鹽酸時仰視量筒刻度線,則所取的濃硫酸的體積偏大,所配溶液的濃度偏高,故B正確;
C.燒杯沒有洗滌,造成溶質的損失,則濃度偏低,故C錯誤;
D.某同學在定容觀察液面時俯視,則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高,故D正確;
E.定容后經振蕩、搖勻、靜置,發現液面下降,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與瓶口之間,又滴加蒸餾水至刻度,使溶液體積大于100ml,溶液濃度偏低,故E錯誤;
G.容量瓶中原來含有少量蒸餾水,未進行干燥處理,對溶質的物質的量、最終溶液的體積都無影響,所以不影響溶液濃度,故G錯誤;
故答案為:ABD.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過程中的計算和誤差分析,屬于基礎型題目,題目難度不大,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學檢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混合氣體由CH4和N2組成,測得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0.893g/L,則混合氣體中N2和CH4的體積之比為
A.1:2 B.1:4 C.2:1 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滴定操作中,滴定管和錐形瓶都需要用待裝溶液潤洗 | |
B. | 酸性溶液中,Fe2+、SO2-4、K+、NO-3能大量共存 | |
C. | SO2具有漂白性,將其通人石蕊溶液中,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 |
D. | 常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溶液和膠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稱量0.40g NaOH固體,在燒杯中加入100mL 水溶解即可 | |
B. | 將稱量好的固體NaOH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溶解至環形刻線 | |
C. | 定容時如果加水超過了刻度線,用膠頭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 |
D. | 將燒杯中溶解固體NaOH所得溶液冷卻到室溫后,轉移至容量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HX | HY | HZ | |
濃度 mol•L-1 | 0.1 0.5 | 1.0 1.5 | 2.0 2.5 |
電離度 | 0.3% 0.13% | 0.3% 0.24% | 0.5% 0.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