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了 | B. | 物質A的轉化率減少了 | ||
C. | 物質B的質量增重了 | D. | a>b |
分析 采用假設法分析,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縮小一半,假設平衡不移動,A和B的濃度應均是原來的2倍,但當達到新的平衡時,B的濃度均是原來的1.6倍,說明增大壓強平衡逆反應方向移動,則說明a<b,據此判斷.
解答 解: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縮小一半,假設平衡不移動,A和B的濃度應均是原來的2倍,但當達到新的平衡時,B的濃度均是原來的1.6倍,說明增大壓強平衡逆反應方向移動,則說明a<b,則
A、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反應方向移動,故A錯誤;
B、平衡逆反應方向移動,故A的轉化率降低,故B正確;
C、平衡逆反應方向移動,B的質量減小,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故B的質量分數減小,質量減小,故C錯誤;
D、增大壓強平衡逆反應方向移動,則說明a<b,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問題,題目難度不大,注意通過改變體積濃度的變化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此為解答該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化學反應3W(g)+2X(g)=4Y(g)+3Z(g),下列反應速率關系中,正確的是
A.υ(W)=3υ(Z) B.2υ(X)=3υ(Z) C.2υ(X)=υ(Y) D.3υ(W)=2υ(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有機物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6種 | |
B. | 該有機物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 |
C. | 鍵線式中的Et代表的基團為-CH3 | |
D. | 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9H12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22.4LCl2完全反應轉移電子數一定為2×6.02×1023 | |
B. | 因SO2具有漂白性,故可使品紅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C. | 常溫下,$\frac{c(OH-)}{c(H+)}$=10-10的溶液中:Na+、Al3+、SO42-、NO3-可大量共存 | |
D. | 將20.0gNaOH固體置入500mL容量瓶,然后加水至刻度線即得1.00mol/L的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點時,鹽橋中K+向左移動 | |
B. | b點時,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 | |
C. | c點時,正極的電極反應為AsO43-+2H++2e-=AsO33-+H2O | |
D. | pH>0.68時,氧化性I2>AsO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混合氣體中NO與O2的體積之比為4:1 | |
B. | 水吸收后的剩余氣體是O2,且c=$\frac{a}{6}$ | |
C. | 取m g AgNO3溶于水再加足量鹽酸可生成沉淀$\frac{2a}{3×22.4}$×143.5g | |
D. | 水吸收后所得溶液中HNO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b}{108}$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化學反應 | 平衡常數 | 溫度 | |
973K | 1173K | ||
ⅠFe(s)+CO2(g)=FeO(s)+CO(g) | K1 | 1.47 | 2.15 |
ⅡFe(s)+H2O(g)=FeO(s)+H2(g) | K2 | 2.38 | 1.67 |
ⅢCO(g)+H2O(g)=CO2(g)+H2(g) | K3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