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稱取0.9925g FeCl3和1.194g FeCl2•4H2O溶于30mL蒸餾水中,強力攪拌為使其混合充分,緩慢滴加1mol•L-1NaOH溶液至pH約為11使溶解的Fe2+、Fe3+與其反應生成Fe3O4膠體,但容易聚沉,故加入檸檬酸三鈉使其不團聚為大顆粒沉淀形式,分離出超細Fe3O4粗品,用少量蒸餾水和乙醇反復洗滌,60℃真空干燥2h可得,據此作答.
解答 解:稱取0.9925g FeCl3和1.194g FeCl2•4H2O溶于30mL蒸餾水中,強力攪拌為使其混合充分,緩慢滴加1mol•L-1NaOH溶液至pH約為11使溶解的Fe2+、Fe3+與其反應生成Fe3O4膠體,但容易聚沉,故加入檸檬酸三鈉使其不團聚為大顆粒沉淀形式,分離出超細Fe3O4粗品,用少量蒸餾水和乙醇反復洗滌,60℃真空干燥2h可得,
(1)為使FeCl3 與FeCl2溶液充分混勻,需強力攪拌;
故答案為:使FeCl3 與FeCl2溶液充分混勻;
(2)步驟③中的Fe2+、Fe3+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Fe3O4膠體,發生的離子方程式為:Fe2++2Fe3++8OH-$\frac{\underline{\;\;△\;\;}}{\;}$Fe3O4(膠體)+4H2O,混合溶液由橙紅色變為黑色;
故答案為:混合液逐漸由橙紅色變為黑色;Fe2++2Fe3++8OH-$\frac{\underline{\;\;△\;\;}}{\;}$Fe3O4(膠體)+4H2O;
(3)Fe3O4顆粒容易團聚為大顆粒形成沉淀,則不能得到超細Fe3O4粉體,故加入檸檬酸三鈉防止其團聚;
故答案為:使Fe3O4顆粒不團聚;
(4)由題信息可知超細Fe3O4粉體具有磁性,可采用磁鐵放在瓶底使其聚集,靜置,傾去上層清液即可;
故答案為:瓶底加入一小塊磁鐵,靜置,傾去上層清液;
(5)水易溶于乙醇,且乙醇易揮發,可除去粒子表面的水并使其快速干燥;
故答案為:除去粒子表面的水,并使其快速干燥.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制備、除雜,膠體等知識,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較為綜合,題目難度不大,關鍵是對題目信息的讀取且結合已有知識進行合理的分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lmol Fe在0.lmolCl2中充分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為0.3NA | |
B. | 25℃時,pH=13的1.0 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目為0.2NA | |
C. | 含NA個氧原子的O2與含NA個氧原子的O3的質量比為2:3 | |
D. | lmol CnH2n+2分子中含共價鍵數目為(3n+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uCl2[CuCl2] | B. | NaOH[H2O] | C. | NaCl[HCl] | D. | CuSO4[Cu(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OH 溶于水,其電離方程式是 BOH═B++OH- | |
B. | 在 0.1 mol•L-1 BA 溶液中,c(B+)>c(A-)>c(OH-)>c(H+) | |
C. | 若一定量的上述兩溶液混合后 pH=7,則 c(A- )=c(B+ ) | |
D. | 若將 0.1 mol•L-1 BOH 溶液稀釋至 0.001 mol•L-1,則溶液的 pH=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酸性溶液中不存在一水合氨分子 | |
B. | 稀釋pH=3的醋酸,溶液中所有離子濃度均降低 | |
C. | 常溫下,pH均為10的NaOH溶液和NaCN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H+濃度相等 | |
D. | 向氫氧化鎂的懸濁液中加少量的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且c(Mg2+)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苯的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 |
B. | 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都可以鑒別乙醇和甲醚 | |
C. | 符合相同通式的不同物質一定是同系物 | |
D. | 某有機物燃燒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