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如圖中:MnO2過量,鹽酸能全部消耗 | B. | ![]() 如圖中:濕潤的有色布條能褪色 | ||
C. | ![]() 如圖中:生成棕色的煙 | D. | ![]() 如圖中:水可以充滿試管 |
分析 A.依據實驗室制備氯氣原理分析,濃鹽酸隨反應進行濃度變稀后不再反應;
B.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是因為氯氣和水反應生成了鹽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剩余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 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溶液,加入硫酸至酸性,會發生歸中反應生成氯氣;
C.銅在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棕黃色煙;
D.氯氣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水不能充滿試管.
解答 解:A.依據實驗室制備氯氣原理分析,濃鹽酸隨反應進行濃度變稀后不再反應,裝置圖正確,即使MnO2過量,鹽酸也不能全部消耗,故A錯誤;
B.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是因為氯氣和水反應生成了鹽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剩余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 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溶液,加入硫酸至酸性,會發生歸中反應生成氯氣,Cl-+ClO-+2H+=Cl2↑+H2O,故B正確;
C.銅在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棕黃色煙,故C正確;
D.氯氣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水不能充滿試管,故D錯誤;
故選A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涉及氯氣性質的分析判斷,裝置圖的理解應用,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8 g氮氣所含有的原子數目為NA | |
B. | 在常溫常壓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數為0.5 NA | |
C. | 0.5 mol單質鐵與足量鹽酸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 | |
D. | 標準狀況下,1 L水所含分子數為$\frac{1}{22.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O→a時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SO42-+2H+═BaSO4↓+2 H2O | |
B. | a→b時發生的離子反應為H++OH-═H2O | |
C. | 原混合溶液中 C(HCl):C(MgSO4)=3:1 | |
D. | 從a→b→c說明溶液中結合OH-的能力強弱為:H+>Mg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原子半徑:b<c | |
B. |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b>d | |
C. | 單質沸點:d>c | |
D. | a、b、c不能存在于同一離子化合物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溶于稀硝酸,溶液變黃:3Fe+8H++2NO3-═3Fe2++2NO↑+4H2O | |
B. | 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CO32-+H2O?HCO3-+OH- | |
C. | 0.lmol•L-l CH3COOH溶液的pH>1:CH3COOH?CH3COO-+H+ | |
D. | 向Mg(OH)2懸濁液中加入FeCl3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淀:3Mg(OH)2(s)+2Fe3+(aq)═2Fe( OH)3(s)+3Mg2+(aq)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