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C兩點的正反應速率的關系A>C | |
B. | A、B、C、D、E各狀態,V正>V逆的是狀態D | |
C. | 使E狀態從水平方向到達C狀態,從理論上來講,可選用的條件是從P1突然加壓至P2 | |
D. | 維持P1不變,E→A所需時間為x,維持P2不變,D→C所需時間為y,則x<y |
分析 A.根據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分析,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B.處于曲線上的狀態為平衡狀態,在曲線以外的狀態不處于平衡狀態,根據從坐標的變化趨勢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
C.從p1突然加壓至p2,瞬間平衡沒有移動,NO2的體積分數不變,再緩慢降壓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O2的體積分數逐漸增大;
D.根據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分析,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大,達到平衡狀態時用的時間越少.
解答 解:A.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增大,C點壓強大于A點壓強,所以v(A)<v(C),故錯誤;
B.處于曲線上的狀態為平衡狀態,E點NO2的物質的量少于平衡狀態時的物質的量,反應應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動,此時v(正)>v(逆),D點NO2的物質的量多于平衡狀態時的物質的量,反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此時v(正)<v(逆),故B錯誤;
C.從p1突然加壓至p2,瞬間平衡沒有移動,NO2的體積分數不變,再緩慢降壓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O2的體積分數逐漸增大,故C正確;
D.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大,因D點的壓強大于E點的,所以D點的反應速率大于E點的反應速率,故所需時間x>y,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圖象問題,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題目難度中等,本題注意把握曲線的含義,以此判斷反應進行方向.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6g金屬鈉與足量O2充分反應后,所得固體中陰、陽離子的總數為0.3NA | |
B. | 1L 0.5 mol/L的FeCl3溶液充分水解后,所得Fe(OH)3膠粒的數目小于0.5NA | |
C. | 2.0g H218O與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數為NA | |
D. | 1L含NA個Al3+的Al(NO3)3液中,NO3-物質的量濃度為3 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酸性溶液中:NH4+、Ba2+、AlO2-、Cl- | |
B. | 滴入酚酞顯紅色的溶液中:Na+、K+、SiO32-、HCO3- | |
C. | 滴入石蕊顯紅色的溶液中:K+、Ca2+、Fe2+、NO3- | |
D. | 澄清透明溶液中:K+、MnO4-、H3O+、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 L氟化氫氣體分解成1 L氫氣與1 L氟氣吸收270 kJ熱量 | |
B. | 在相同條件下,1 mol氫氣與1 mol氟氣的能量總和大于2 mol氟化氫氣體的能量 | |
C. | 1 mol氫氣與1 mol氟氣反應生成2 mol液態氟化氫放出的熱量小于270 kJ | |
D. | 1個氫氣分子與1個氟氣分子反應生成2個氟化氫氣體分子放出270 kJ熱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萃取、分液前需對分液漏斗檢漏 | |
B. | 進行分液時,分液漏斗中的下層液體從下端流出,上層液體則從上口倒出 | |
C. | 為保證分液漏斗內的液體順利流出,需將分液漏斗上面的塞子打開 | |
D. |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單質的操作可選用分液漏斗,而后靜置分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稱量NaOH固體時在燒杯中溶解后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 | |
B. | 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時俯視 所配溶液濃度偏高 | |
C. | 配制NaOH溶液不需用到量筒 | |
D. | 定容后搖勻,發現液面降低,又補加少量水,重新達到刻度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e3+、Cu2+、Fe2+氧化性依次減弱 | |
B. | 可發生反應:Fe+2Fe3+═2Fe2+ | |
C. | Fe、Fe2+、Cu還原性依次減弱 | |
D. | 將鐵、銅混合粉末放入FeCl3溶液中,鐵粉先溶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