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9.測定放置已久的小蘇打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
(1)方案一:稱取一定質量的樣品,置于坩堝中加熱至恒重后,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量,計算.實驗中加熱至恒重的目的是保證NaHCO3全部分解.
(2)方案二: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并回答以下問題:

①分液漏斗中應該裝稀硫酸(填“鹽酸”或“稀硫酸鹽”),D裝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防止進入C被吸收.
②實驗中除稱量樣品質量外,還需稱C裝置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用裝置的字母代號);
③根據此實驗得到的數據,測定結果有較大誤差,因為實驗裝置還存在一個明顯缺陷,該缺陷是裝置A、B中容器內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堿石灰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結果有較大誤差.
(3)方案三:稱取一定量樣品,置于小燒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向小燒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過濾洗滌,干燥沉淀,稱量固體質量,計算:
①實驗中判斷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在反應后小燒杯的上層清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少許,如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沉淀完全.
②若加入試劑改為氫氧化鋇,已知稱得樣品9.5g,干燥的沉淀質量為19.7g,則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56%.

分析 (1)該方案原理為在加熱的條件下Na2CO3能夠穩定存在,而NaHCO3較易發生如下的分解反應2NaHCO3=Na2CO3+CO2↑+H2O,從而可根據其反應產生的CO2和水蒸汽H2O的量或殘留的固體的量推算出小蘇打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該方案根據加熱后殘渣的質量來求解,自然要加熱至恒重,以保證NaHCO3全部分解.
(2)該方案原理為一定量混合樣品與足量的稀硫酸分別發生如下反應Na2CO3+H2SO4=Na2SO4+CO2↑+H2O,
2 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根據所產生的CO2的質量,可以分別求得樣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質量從而得出純堿的質量分數.該方案關鍵是要獲得產生的CO2的質量,自然在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要將裝置中的CO2全部被堿石灰所吸收,要稱量堿石灰在吸收CO2前后的質量.
①鹽酸具有揮發性,會影響實驗結果.D干燥管中的堿石灰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防止進入C.
②實驗根據C裝置前后質量變化判斷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③裝置中容器內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堿石灰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結果有較大誤差.
(3)該方案原理為在樣品中加入BaCl2溶液,其中Na2CO3可與BaCl2發生反應Na2CO3+BaCl2=BaCO3↓+2NaCl,而NaHCO3與BaCl2則不反應.從而根擗產生的沉淀量,得出純堿的質量分數,方案關鍵是測定BaCO3沉淀的質量,自然要保證沉淀完全,要正確過濾好.
①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濾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許,如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沉淀完全.
②在一定量樣品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此時分別發生如下反應Na2CO3+Ba(OH)2=BaCO3↓+2NaOH,NaHCO3+Ba(OH)2=BaCO3↓+NaOH+H2O,均產生BaCO3沉淀,根據樣品的總量和生成BaCO3沉淀的量,就可得出純堿的質量分數.

解答 解:(1)該方案根據加熱后殘渣的質量來求解,要加熱至恒重,以保證NaHCO3全部分解.
故答案為:保證NaHCO3全部分解.
(2)①鹽酸具有揮發性,會影響實驗結果,所以選擇稀硫酸;D干燥管中的堿石灰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防止進入C被吸收,減少誤差.
故答案為:稀硫酸;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防止進入C被吸收.
②根據所產生的CO2的質量及樣品質量,分別求得樣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質量從而得出純堿的質量分數,所以需稱量C裝置前后質量變化判斷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故答案為:C.
③裝置A、B中容器內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堿石灰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結果有較大誤差.
故答案為:裝置A、B中容器內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堿石灰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結果有較大誤差.
(3)①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濾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許,如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沉淀完全.
故答案為:取少量濾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許,如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沉淀完全.
②發生反應Na2CO3+Ba(OH)2=BaCO3↓+2NaOH,NaHCO3+Ba(OH)2=BaCO3↓+NaOH+H2O.
樣品9.5g,干燥的沉淀碳酸鋇質量為19.7g,物質的量為$\frac{19.7g}{197g/mol}$=0.1mol,令樣品中碳酸鈉的物質的量為xmol、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為ymol,
則106x+84y=9.5,
x+y=0.1,
解得x=0.05,y=0.05,
所以碳酸鈉的質量為106g/mol×0.05mol=5.3g,
所以碳酸鈉質量分數為$\frac{5.3g}{9.5g}$×100%=56%.
故答案為:56%.

點評 本題以實驗探究“測定放置已久的小蘇打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為載體,考查學生對于實驗原理與裝置理解評價、實驗基本操作、化學計算等,難度中等,題目涉及到的小蘇打和純堿的化學知識是多方面的,構成了一道多角度的探究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A、B、C、D、E、F六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的最高價和最低價的絕對值相等,B的基態原子有3個不同的能級且各能級中電子數相等,D的基態原子與B的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目相同,E的基態原子s能級的電子總數與p能級的電子數相等,F的基態原子的3d軌道是4s電子數的4倍.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基態原了價電子排布式為3d84s2;
(2)B、C、D、E的原子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Mg<C<O<N;(用元素符號回答)
(3)下列關于B2A2分子和A2D2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E;
A.分子中都含有σ鍵和π鍵
B.中心原子都sp雜化
C.都是含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D.互為等電子體
E.B2A2分子的沸點明顯低于A2D2分子
(4)F2+能與BD分子形成[F(BD)4]2+,其原因是BD分子中含有孤電子對;
(5)由B、E、F三種元素形成的一種具有超導性的晶體,晶胞如圖所示.B位于E和F原子緊密堆積所形成的空隙當中.與一個F原子距離最近的F原子的數目為8,該晶體的化學式為MgNi3C,若該晶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M,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B、E、F三種元素的原子半徑分別為r1pm、r2pm、r3pm,則該晶體的密度表達式為$\frac{1{0}^{30}M}{2\sqrt{2}({r}_{2}+{r}_{3})^{3}•{N}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Cl2、SO2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后者因為品紅分子結構中的發色團遇到亞硫酸后結構發生改變,生成不穩定的無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應方程式表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品紅溶液中同時通入Cl2、SO2,漂白效果會更好
B.加熱可判斷品紅褪色是通入SO2還是通入Cl2引起的
C.“無色化合物”分子中,19個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無色化合物中的官能團有苯環、磺酸基、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化學用語的表示正確的是(  )
A.砷的外圍電子排布式:3d104S24p3
B.質子數為35、中子數為45的溴原子:${\;}_{35}^{80}$Br
C.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D.過氧化鈉的電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各組離子在飽和氯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Na+、Cl-、NO3-B.Na+、Al3+、SO42-、Cl-
C.NH4+、K+、NO3-、S2-D.Na+、K+、HCO3-、Si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D3O+所含電子數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有三種短周期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7,質子數之和為31.如果這三種元素中有一種是氬元素,則關于另外兩種元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兩元素必在同一周期B.兩元素可能在相鄰兩周期
C.兩元素不可能同為金屬元素D.兩元素不可能同主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原電池工作原理和鋼鐵的腐蝕與防護,進行如下系列實驗.

(1)在相同條件下,①②③組裝置中鐵電極腐蝕最快的是①(填裝置序號),該裝置中正極電極反應式為O2+4e-+2H2O=4OH-;為防止金屬Fe被腐蝕,可以采用上述③(填裝置序號)裝置原理進行防護,該方法的名稱為外加電流陰極保護.
(2)裝置④中銅片、鋅片表面均有紅色物質析出,電流計指針偏轉,但較短時間內電流即明顯減。畬嶒灲Y束時測得鋅片減少了3.94g,銅片增重了3.84g,則該原電池的工作效率是60%(指參加原電池反應的鋅占反應總量的百分率);裝置⑤中如果Zn的消耗速率為1×10-3 mol/s,則K+的遷移速率為2×10-3mol/s.
(3)新型固體LiFePo4隔膜電池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
電池反應為FePO4+Li$?_{充電}^{放電}$  LiFePO4,電解質為含Li+的導電固體,且充、放電時電池內兩極間的隔膜只允許Li+自由通過而導電.該電池放電時Li+向正極移動(填“正”或“負”),負極反應為Li-e-=Li+,則正極反應式為FePO4+e-+Li+=LiFe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生產生活中的許多現象或應用都與化學知識有關.下列現象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
A.將鹽鹵或石膏加入豆漿中,制成豆腐
B.一支鋼筆使用兩種不同型號的藍黑墨水,易出現堵塞
C.三氯化鐵溶液中滴稀氨水出現紅褐色沉淀
D.清晨,人們經常能看到陽光穿過茂密的樹木枝葉所產生的美麗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 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成人免费看片在线观看 |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福利片|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 天天干影院 | 91视频日本| 色婷婷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欧美激情啪啪 | 在线观看av免费 | 午夜一级片 | 亚洲成人av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 |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第一 | 男女视频免费 | 一级黄色网 | 欧美一级一级 |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 亚洲一区欧美一区 | 国产精品999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 天天干天天曰 | 91爱爱网站 | 日韩欧美色 | 99久热|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黄色网 |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黄色a | 九九久久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 | 伊人网在线播放 | 久久三级视频 |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