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純水顯中性,故溶液中的c(H+)=c(OH-),據此分析;若溫度不變,則水的離子積不變,滴入稀鹽酸使c(H+)=5.0×10-4mol/L,據此求出c(OH-)=$\frac{kw}{c({H}^{+})}$,而由水電離出的c(H+)=c(OH-);溫度越高,水的電離被促進,水的離子積數值越大.
解答 解:純水顯中性,即純水中的c(H+)=c(OH-)=2.0×10-7mol/L,此溫度下,水的離子積Kw=4.0×10-14;若溫度不變,則水的離子積不變,滴入稀鹽酸使c(H+)=5.0×10-4mol/L,則溶液中的c(OH-)=$\frac{kw}{c({H}^{+})}$=$\frac{4×1{0}^{-14}}{5.0×1{0}^{-4}}$=8×10-11mol/L,而在酸溶液中,所有的氫氧根全部來自于水的電離,而由水電離出的c(H+)=c(OH-),故由水電離出的c(H+)=8×10-11mol/L;25℃時,水的離子積Kw=1×10-14,而此溫度下,水的離子積Kw=4.0×10-14,由于溫度越高,水的電離被促進,水的離子積數值越大,故此溫度高于25℃.
故答案為:2.0×10-7; 8×10-11;高于.
點評 本題考查了溫度對水的離子積的影響和溶液中離子濃度的計算,應注意的是由水電離出的c(H+)=c(OH-),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膠體和溶液一樣都不帶電,但是膠體中的膠體粒子可能帶電 | |
B. | 膠體、溶液和濁液這三種分散系的根本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不同 | |
C. | 膠體中的微粒不能透過濾紙 | |
D. | 用激光筆的光束照射Fe(OH)3膠體會產生丁達爾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H在5.6~7.0之間的降水通常稱作酸雨 | |
B. | 臭氧的體積分數超過10-4%的空氣有利于人體健康 | |
C. | 燃燒煤時加入適量石灰石,可減少廢氣中二氧化硫含量 | |
D. | 含磷的合成洗滌劑易于被細菌分解,故不會導致水體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ol O2和1molN2所占有的體積都約為22.4L | |
B. | 標準狀況下,22.4L由N2、N2O組成的混合氣體中所含有的N的物質的量約為2mol | |
C. | 在標準狀況下,1molH2和1molH2O所占有的體積都約為22.4L | |
D. | H2的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每份溶液中NO-3物質的量為 0.4mol | |
B. | 原溶液中H2SO4濃度為2.5mol•L-1 | |
C. | 第一份溶液中最終溶質為CuSO4和 Cu(NO3)2 | |
D. | OA段產生的是NO,AB段的反應為Fe+2Fe3+═Fe2+,BC段產生氫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產生H2量:X>Y | B. | 反應消耗鎂的量:X>Y | ||
C. | 反應起始時速率:X=Y | D. | 反應一段時間后速率:X>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