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般制備純凈干燥的氣體的實驗裝置的順序為:制備裝置→除雜裝置→干燥裝置等;
(2)實驗結束時為防止空氣進入裝置,還要繼續通氧氣直到裝置冷卻;
(3)①根據裝置圖可知,A是用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加熱制氨氣,據此書寫化學方程式;
②由于過氧化氫和Ca2+反應會產生氫離子,用氨氣中和氫離子,可以促使反應正向進行;
③反應結束后,經過濾、洗滌、低溫烘干可獲得CaO2.8H2O,通過檢驗洗滌濾液中是否有氯離子判斷CaO2.8H2O是否洗滌干凈;
④結合題意可知,氧氣的質量為mg-ng,根據反應2CaO2$\frac{\underline{\;350℃\;}}{\;}$2CaO+O2↑,可求得過氧化鈣的質量,進而確定質量分數;
(4)結合題中提供的試劑可知,通過利用過氧化鈣能氧化亞鐵離子的方法可判斷燃燒產物中是否含有過氧化鈣.
解答 解:(1)制備過氧化鈣時,用雙氧水制備氧氣,鈣屬于極活潑的金屬,極易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而制備的氧氣中會混有水蒸氣,所以在與鈣化合之前需要干燥,選用試劑是濃硫酸;同時為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最后還需要連接濃硫酸的洗氣瓶,所以正確的順序為:dfebcf或dfecbf;
故答案為:idfebcf或dfecbf;
(2)實驗結束時為防止空氣進入裝置,還要繼續通氧氣直到裝置冷卻,所以實驗結束時的操作為熄滅酒精燈,待反應管冷卻至室溫,停止通入氧氣,并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
故答案為:熄滅酒精燈,待反應管冷卻至室溫,停止通入氧氣,并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
(3)①根據裝置圖可知,A是用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加熱制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故答案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②由于過氧化氫和Ca2+反應會產生氫離子,用氨氣中和氫離子,可以促使反應正向進行,所以氨氣的作用為中和過氧化氫和Ca2+反應析出的氫離子,促進反應進行(或使溶液呈堿性,減少CaO2•8H2O的溶解,或提高產品的產率),
故答案為:中和過氧化氫和Ca2+反應析出的氫離子,促進反應進行(或使溶液呈堿性,減少CaO2•8H2O的溶解,或提高產品的產率);
③反應結束后,經過濾、洗滌、低溫烘干可獲得CaO2.8H2O,通過檢驗洗滌濾液中是否有氯離子判斷CaO2.8H2O是否洗滌干凈,操作為取最后的洗滌液少許于試管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沒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已經洗滌干凈;反之則說明未洗滌干凈,
故答案為:過濾;取最后的洗滌液少許于試管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沒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已經洗滌干凈;反之則說明未洗滌干凈;
④結合題意可知,氧氣的質量為mg-ng,根據反應2CaO2$\frac{\underline{\;350℃\;}}{\;}$2CaO+O2↑,可求得過氧化鈣的質量為4.5(m-n)g,所以產品中CaO2的質量分數為$\frac{4.5(m-n)g}{mg}$×100%=$\frac{9(m-n)}{2m}$×100%,
故答案為:$\frac{9(m-n)}{2m}$×100%;
(4)結合題中提供的試劑可知,通過利用過氧化鈣能氧化亞鐵離子的方法可判斷燃燒產物中是否含有過氧化鈣,設計試驗為取樣品少許于試管中,加入酸化的FeCl2溶液溶解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色,則說明樣品中含有過氧化鈣;若溶液不變紅色,則說明樣品中不含有過氧化鈣,
故答案為:取樣品少許于試管中,加入酸化的FeCl2溶液溶解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色,則說明樣品中含有過氧化鈣;若溶液不變紅色,則說明樣品中不含有過氧化鈣.
點評 本題考查實驗方案的設計、物質組成及含量測定計算,題目難度中等,充分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知識遷移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1 | B. | 1:3 | C. | 3:2 | D. | 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濃硝酸存放在帶橡膠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 |
B. | 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時,水從分液漏斗下口流出 | |
C. | 向飽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再通入CO2,有晶體析出 | |
D. |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A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備Fe(OH)3膠體的化學方程式是FeCl3+3H2O$\frac{\underline{\;煮沸\;}}{\;}$Fe(OH)3↓+3HCl | |
B. | 膠體分散質粒子的直徑介于1~100nm之間 | |
C. | 利用丁達爾效應可鑒別膠體和溶液 | |
D. | 膠體和溶液都是混合物,它們屬于不同的分散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合成氨的反應中,增大壓強有利于氨的合成 | |
B. | H2、I2、HI三者的平衡混合氣,加壓(縮小容器體積)后顏色變深 | |
C. |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顏色變淺 | |
D. | 氯氣可以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Cl2+H2O═HCl+H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