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序號 | 待測溶液的體積(mL) | 所耗鹽酸標準液的體積(mL) | |
滴定前讀數 | 滴定后讀數 | ||
1 | 20.00 | 0.50 | 20.78 |
2 | 20.00 | 1.20 | 21.32 |
3 | 20.00 | 0.40 | 21.20 |
分析 (1)配制1000mL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儀器:10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量筒、天平等;
(2)①酸性溶液應用酸式滴定管盛放;
②根據溶液顏色變化且半分鐘內不變色,可說明達到滴定終點;
(3)①用蒸餾水沖洗錐形瓶,不影響待測物的總物質的量;
②滴定過程中不慎將酸滴在瓶外,鹽酸消耗的體積偏多;
③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鹽酸體積偏;
(4)先分析數據的有效性,求出消耗鹽酸的平均體積,然后根據關系式NaOH~HCl求出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再計算燒堿樣品的純度.
解答 解:(1)用已稱好的5.0g含有少量雜質(雜質不與鹽酸反應)的固體燒堿樣品配制1000mL溶液,除燒杯和玻璃棒外,還需要用到的主要儀器有10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10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2)①盛裝0.1000mol•L-1鹽酸標準液應該使用酸式滴定管;
②滴定時,當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時,溶液顏色恰好由橙色變為黃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可說明達到滴定終點;
故答案為:酸;由橙色變為黃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
(3)①用蒸餾水沖洗錐形瓶,不影響待測物的總物質的量,不會影響測定結果;
②滴定過程中不慎將酸滴在瓶外,鹽酸消耗的體積偏多,測定結果偏大;
③讀數時,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鹽酸體積變小,結果偏低;
故答案為:無影響;偏高;偏低;
(4)三次消耗鹽酸體積分別為:20.78ml-0.50ml=20.28ml、21.32ml-1.20ml=20.12ml、21.20ml-0.40ml=20.80ml(舍去),兩消耗鹽酸的平均體積為20.20mL,
NaOH~~~~~HCl
1 1
n(NaOH) 0.1000mol•L-1×20.20mL
n(NaOH)=0.00202mol,即20.00mL待測溶液含有m(燒堿)=nM=0.00202mol×40g/mol=0.808g,所以1000mL待測溶液含有m(燒堿)=0.808g×50=4.04g,燒堿的純度ω(燒堿)=$\frac{4.04g}{5.00g}$×100%=80.8%,
故答案為:80.8%.
點評 本題考查酸堿中和滴定實驗,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把握實驗的原理、步驟、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和誤差分析,把握實驗基本操作.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西藏拉薩中學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可逆反應2AB3(g)2A(g)+3B2(g)△H>0 下列圖象不正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中導電粒子的數目減少 | |
B. | 溶液中的值$\frac{C{H}_{3}COOH}{C{H}_{3}CO{O}^{-}}$減小 | |
C. | 醋酸的電離程度增大,c(H+)亦增大 | |
D. | 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 |
B. | 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條件下一定能發生反應 | |
C. | 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放熱還是吸熱 | |
D. | 吸熱反應只能在加熱的條件下才能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