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酸雨形成主要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②二氧化硫是有毒氣體;
③NO在擴張血管、免疫、增強記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④NO、CO結合血紅蛋白結合而引起人體缺氧中毒;
⑤大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NOx等為一次污染物,在太陽光中紫外線照射下能發生化學反應,衍生種種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氣體和顆粒物)所形成的煙霧污染現象,稱為光化學煙霧;
(2)CO與NO反應,生成無毒氣體為氮氣和二氧化碳,NaOH溶液吸收NO、NO2的混合氣體,使其轉化為化工產品NaNO2和水;
(3)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脫硫、開發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減少二氧化硫氣體的排放,從而減少酸雨的形成.把工廠煙囪造高、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等措施不能有效地防止酸雨的形成;
(4)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
解答 解:(1)①酸雨形成主要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故①正確;
②SO2具有漂白作用,但有毒不能用來熏制鮮姜、辣椒,起到保鮮、增亮的作用,故②錯誤;
③NO在擴張血管、免疫、增強記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故③正確;
④NO、CO結合血紅蛋白結合而引起人體缺氧中毒,NO2不都能跟血紅蛋白結合,故④錯誤;
⑤氮氧化合物與碳氫化合物經紫外線照射可發生反應形成有毒煙霧,稱為光化學煙霧,故⑤正確;
故選①③⑤;
(2)由信息可知,“催化轉換器”使CO與NO反應,生成無毒氣體為氮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為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劑\;}}{\;}$N2+2CO2,工廠里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NO、NO2的混合氣體,使其轉化為化工產品NaN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O+NO2+NaOH═NaNO2+H2O,
故答案為: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劑\;}}{\;}$N2+2CO2;NO+NO2+NaOH═NaNO2+H2O;
(3)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脫硫、開發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減少二氧化硫氣體的排放,從而減少酸雨的形成.
故選:C;
(4)硫酸廠可用足量的燒堿來吸收SO2,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SO2=Na2SO3+H2O,
故答案為:2NaOH+SO2=Na2SO3+H2O.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氮氧化物性質及其應用分析,掌握物質性質和反應產物判斷是解題關鍵,題目較簡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2b-2c-a}{3b+c+a}$ | B. | $\frac{2b+2c-a}{3b-c-a}$ | C. | $\frac{2b+c-2a}{3b+2c-a}$ | D. | $\frac{2b+2c-a}{3b+c-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等物質的量的Ba (OH)2與NH4HSO4在溶液中反應: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 | |
B. | 氫氧化鐵與足量的氫溴酸溶液反應:Fe(OH)3+3H+→Fe3++3H2O | |
C. | 向溴化亞鐵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2Fe2++Cl2→2Fe3++2Cl- | |
D. | 酸性條件下KIO3溶液和KI溶液反應生成I2:IO3-+5I-+3H2O→3I2+6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機物都是從有機體中分離出去的物質 | |
B. | 有機物常溫下都是固體 | |
C. | 有機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 | |
D. | 所有有機物都不具備無機物的性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下都能用鋁制容器貯存 | |
B. | 濃硝酸必須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濃硫酸則不需要 | |
C. | 常溫下都能與銅較快反應 | |
D. | 露置在空氣中,容器內酸液的濃度都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容器內的壓強不再變化,可以判斷反應已經達到平衡 | |
B. | 往容器中通入稀有氣體He,由于壓強增大,所以反應速率增大 | |
C. | 往容器中加入少量A,反應速率增大 | |
D. | 當反應達平衡時,正、逆反應仍在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沒食子兒茶素(EGC)能發生水解反應 | |
B. | 1molEGC與4molNaOH恰好完全反應 | |
C. | 可發生氧化反應和取代反應,不能發生加成反應 | |
D. | 遇FeCl3溶液會發生顯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氯氣溶于水:Cl2+H2O═2H++Cl-+ClO- | |
B. | 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 |
C. |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H3•H2O:Al3++4 NH3•H2O═AlO2-+4NH4++2H2O | |
D. |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