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子中含碳苯環的烴為芳香烴;
(2)結構相似,分子間相差1個或n個CH2原子團的化合物互為同系物;
(3)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結構的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
(4)能夠與溴水反應而褪色,該有機物能夠與溴水反應,其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或酚羥基;
(5)能與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有機物分子中含有醛基;
(6)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有機物分子中含有酚羥基、羧基或屬于酯類.
解答 解:(1)芳香烴分子中含有苯環,且只含有C、H元素,滿足條件的有:④、⑥
、⑦
,
故答案為:④⑥⑦;
(2)互為同系物的化合物具有相似結構,分子間相差1個或n個CH2原子團,滿足條件的為:④、⑥
,
故答案為:④⑥;
(3)①CH3CH2CH2CH2CH3和③的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故答案為:①③;
(4)②能夠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⑤
能夠別溴水氧化,⑪
中含有酚羥基,能夠與溴發生取代反應,所以能夠與溴水反應的有:②⑤⑪,
故答案為:②⑤⑪;
(5)⑤、⑧
中都含有醛基,二者都能夠與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
故答案為:⑤⑧;
(6)⑧能夠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⑨CH3CHBrCH3與氫氧化鈉加熱發生取代反應,⑩
中含有酯基,能夠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酯的水解反應,⑪
中含有酚羥基,能夠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
所以能夠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為:⑧⑨⑩⑪,
故答案為:⑧⑨⑩⑪.
點評 本題考查了有機物類別判斷、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的判斷、有機物結構與性質,題目難度中等,熟練掌握常見有機物結構與性質為解答關鍵,試題知識點較多、題量解較大,充分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子數為18 | B. | 中子數為18 | C. | 電子數為18 | D. | 質量數為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實驗操作 | 目的 | |
A | 取綠豆大的鈉分別加入到水和乙醇中 | 證明乙醇羥基中氫原子不如水分 子中氫原子活潑 |
B | 加入足量稀硝酸 | 除去銅粉中混有的鐵粉 |
C | 將甲烷與乙烯的混合氣體通入高錳酸鉀溶液中 |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
D | 淀粉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熱一段時間 后,加新制的Cu(OH)2懸濁液,加熱 | 證明淀粉水解后產生葡萄糖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變質的油脂有難聞的特殊氣味,是由于油脂與水發生了水解反應 | |
B. | 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飽和酯類 | |
C. | 鈉熔法可定性確定有機物中是否含有硫、氮、氯、溴等元素 | |
D. | 煤經氣化和液化兩個物理變化過程,可變為清潔能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序號 | 不純物 | 除雜試劑 | 分離方法 |
A | CH4(C2H4) | 酸性KMnO4溶液 | 洗氣 |
B | NH4Cl溶液(FeCl3) | NaOH溶液 | 過濾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飽和Na2CO3溶液 | 蒸餾 |
D | C2H5OH (H2O) | 新制生石灰 | 蒸餾 |
A. | CH4(C2H4)酸性KMnO4溶液洗氣 | B. | NH4Cl溶液(FeCl3)NaOH溶液過濾 | ||
C. | 乙酸乙酯(乙酸)飽和Na2CO3溶液蒸餾 | D. | C2H5OH (H2O)新制生石灰蒸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稀硝酸洗滌試管內壁的銀鏡:Ag+2H++NO3-═Ag++NO↑+H2O | |
B. |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SO2:ClO-+SO2+H2O═HClO+HSO3- | |
C. | 酸性KI淀粉溶液久置后變藍:4I-+O2+4H+═2I2+2H2O | |
D. | Na2S溶液使酚酞試液變紅:S2-+2H2O?2OH-+H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78g Na2O2與足量水充分反應時電子轉移數為2NA | |
B. | 含NA個氧原子的氧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 L | |
C. | 4℃、101kPa時,54m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數為3NA | |
D. | 2L1mol/LNa2SO4溶液中離子總數為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Na+2H2O═2NaOH+H2↑ | |
B. | 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 |
C. | C+H2O$\frac{\underline{\;高溫\;}}{\;}$CO+H2 | |
D. | 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