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1.在1.0L密閉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溫度進行如下反應:
A(g)?B(g)+C(g)△H=+285.1kJ•mol-1
反應時間(t)、容器內氣體總壓強(P)和A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數據見下表:
時間t/h0124816
總壓強p/100kPa4.915.586.327.318.548.54
c(A)/(mol•L-10.100.0860.0710.051aa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反應能夠自發進行的條件是高溫.
(2)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0表示反應物A的轉化率α(A)的表達式為($\frac{P}{{P}_{0}}$-1)×100%.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73.9%.
(3)用氣體的平衡分壓(分壓=總壓×物質的量的分數)代替平衡濃度表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的表達式KP=$\frac{{α}^{2}(A)}{[1+α(A)]×[1-α(A)]}P$(用含α(A)和P的式子表示).
(4)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0表示反應體系的總物質的量n和反應物A的物質的量n(A),
n=0.1×$\frac{P}{{P}_{0}}$mol,n(A)=0.1×(2-$\frac{P}{{P}_{0}}$)mol,根據上表計算a=0.026mol/L.
(5)由上述實驗數據得到反應速率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物質的量濃度的關系可用圖表示.當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相應的點分別為a、d.

分析 (1)G=△H-T△S,△G為自由能變化,△H為焓變,T為熱力學溫度,△S熵變,當△G<0時反應能自發進行,△G>0時反應不能自發進行,據此分析判斷;
(2)相同條件下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反應前后物質的量的增大等于反應的A的物質的量,結合轉化率概念計算得到;
(3)化學平衡常數為生成物濃度系數次冪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系數次冪乘積的比值,Kp的表達式是將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某物質的平衡分壓=總壓×該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
(4)同溫同壓下,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根據A(g)?B(g)+C(g),反應前后增大的物質的量為反應的A的物質的量,結合表中壓強與物質的量的關系計算;
(5)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建立平衡,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逆反應建立平衡,平衡時B、C的物質的量濃度增大.

解答 解:(1)反應自發進行需要滿足,△H-T△S<0,依據題干條件可知,A(g)?B(g)+C(g)△H=+285.1kJ•mol-1,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S>0,正反應吸熱,△H=+285.1kJ•mol-1>0,所以反應一定是在高溫條件下才能自發進行,
故答案為:高溫;
(2)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增大量等于反應的A的量,所以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0計算反應物A的轉化率α(A)的表達式=$\frac{P-{P}_{0}}{{P}_{0}}$×100%=($\frac{P}{{P}_{0}}$-1)×100%;
平衡時A的轉化率α(A)=($\frac{8.54}{4.91}$-1)×100%=73.9%,
故答案為:($\frac{P}{{P}_{0}}$-1)×100%;73.9;
(3)反應物A的轉化率α(A),A(g)?B(g)+C(g),
                            起始(mol/L):0.1                     0                  0
                            變化(mol/L):0.1α(A)         0.1α(A)     0.1α(A)
                           終了(mol/L):0.1-0.1α(A)     0.1α(A)    0.1α(A)
化學平衡常數為生成物濃度系數次冪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系數次冪乘積的比值,物質的平衡分壓=總壓×該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所以平衡常數KP=$\frac{\frac{0.1α(A)}{[0.1+0.1α(A)]}p×\frac{0.1α(A)}{[0.1+0.1α(A)]}p}{\frac{0.1+0.1α(A)}{[0.1+0.1α(A)]}P}$=$\frac{{α}^{2}(A)}{[1+α(A)]×[1-α(A)]}P$,
故答案為:$\frac{{α}^{2}(A)}{[1+α(A)]×[1-α(A)]}P$;

(4)總壓強用P表示,起始壓強用P0表示,同溫同壓下,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frac{{P}_{0}}{0.1}=\frac{P}{{n}_{總}}$,n=0.1×$\frac{P}{{P}_{0}}$,A(g)?B(g)+C(g),反應過程中,n(A)消耗:n總=(P-P0):P,A物質的量n(A)=0.1-n(A)消耗=0.1-n×$\frac{P-{P}_{0}}{P}$=0.1-0.1×$\frac{P}{{P}_{0}}$×$\frac{P-{P}_{0}}{P}$=0.1×(2-$\frac{P}{{P}_{0}}$)mol,總壓強P=8.54×100kPa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P0=4.91×100KPa,A的轉化率α(A)的表達式=$\frac{P-{P}_{0}}{{P}_{0}}$×100%=$\frac{8.54-4.91}{4.91}$×100%;c(A)=$\frac{(0.1-0.1×\frac{8.54-4.91}{4.91})mol}{1L}$≈0.026mol/L,

故答案為:0.1×$\frac{P}{{P}_{0}}$;0.1×(2-$\frac{P}{{P}_{0}}$);c(A)=0.026mol/L;
(5)對于A(g)?B(g)+C(g),△H=+285.1kJ•mol-1反應建立平衡時: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因此排除C點,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因此平衡正向移動,再次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因此排除b點,故選a點;對于A(g)?B(g)+C(g),反應建立平衡時: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因此平衡逆向移動,再次平衡時B、C的物質的量濃度增大,故選d點,
故答案為:a、d.

點評 本題考查壓強關系和物質的量的計算應用,化學平衡計算方法,圖表數據處理方法的分析判斷,側重考查學生自學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表中數據為壓強關系和物質的量的關系,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反應中必須加入還原劑才能進行的是(  )
A.H2O→H2B.Zn→Zn2+C.Fe3+→Fe2+D.CuO→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實驗室制取氯氣除了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外還可利用下列反應:KClO3+6HCl(濃)═KCl+3Cl2↑+3H2O,該反應的優點是反應產生氯氣速度快、不需加熱.圖是實驗室利用此反應制備氯氣并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夾持設備已略).

(1)上述反應中KClO3是氧化劑,HCl是還原劑,若反應中氧化產物比還原產物多 1mol,則轉移的電子數目為2.5NA
(2)裝置B的作用是除雜和安全瓶,實驗進行時C中可能發生堵塞,請寫出發生堵塞時B中的現象:錐形瓶中的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的液面上升.
(3)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c(選“a”“b”或“c”)
abc
干燥的有色布條濕潤的有色布條濕潤的有色布條
堿石灰濃硫酸無水氯化鈣
濕潤的有色布條干燥的有色布條干燥的有色布條
(4)設計裝置D、E 的目的是為了比較Cl2、Br2、I2的氧化性強弱. 已知Br2 的水溶液因濃度不同而呈現橙色或紅棕色,I2難溶于水而易溶苯,且 I2 的苯溶液為紫紅色.當向D中緩緩通入足量Cl2時,可以看到無色溶液逐漸變為紅棕色,說明 Cl2的氧化性大于 Br2,請寫出D中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用雙線橋法表示出電子轉移情況:.打開活塞,將 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蕩E,觀察到E中溶液分為兩層,上層(苯層)為紫紅色.該現象不能( 填“能”或“不能”)說明Br2的氧化性大于I2
(5)裝置F的作用是除去污染性的物質(Cl2、Br2 等),已知Cl2與NaOH反應時產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frac{c(C{l}^{-})}{c(Cl{O}^{-})}$值與溫度高低有關. 若燒杯中裝有500mL0.2mol/L 的NaOH溶液,則最多可吸收標況下的Cl2的體積為1.12L(忽略Cl2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銅網出現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象.用方程式解釋該現象2Cu+O2$\frac{\underline{\;\;△\;\;}}{\;}$2CuO,CuO+CH3CH2OH$\stackrel{△}{→}$CH3CHO+Cu+H2O
(2)甲和乙兩個水浴作用不相同,其中甲中裝的是熱水,乙中裝的是冷水.他們的作用依次為使乙醇受熱揮發,冷凝生成的反應物
(3)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試管a中能 收集到不同的物質,主要物質是CH3CHO(寫出化學式),其中還含有一種液體,能使紫色石蕊試紙顯紅色,要除去該物質,可在混合液中加入c(填寫字母)除去.
a.氯化鈉溶液     b.苯       c.碳酸氫鈉溶液   d.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NO能引起光化學煙霧,破壞臭氧層.處理NO有多種方法,請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Ⅰ.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化學方程式如下:
2NO(g)+2CO(g)$\stackrel{催化劑}{?}$ 2CO2(g)+N2(g)△H=-748kJ/mol
為了測定某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速率,在一定溫度下,向某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NO和CO發生上述反應.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NO濃度如表:
時間(s)01234
c(NO)/mol•L-11.00×10-34.00×10-41.70×10-41.00×10-41.00×10-4
(1)前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υ(N2)=2.08×10-4mol/(L•s)(保留3位有效數字,下同);計算此溫度下該反應的K=3.65×106
(2)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轉化率的是BD.(填字母序號)
A.選用更有效的催化劑B.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
C.充入氬氣使容器內壓強增大D.充入CO使容器內壓強增大
(3)已知N2(g)+O2(g)=2NO(g)△H=+180kJ/mol;則CO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frac{1}{2}$O2(g)=CO2(g)△H=-284kJ/mol.
Ⅱ.臭氧也可用于處理NO.
(4)O3氧化NO結合水洗可產生HNO3和O2,每生成1mol的HNO3轉移3mol電子.
(5)O3可由電解稀硫酸制得,原理如右圖.圖中陰極為B(填“A”或“B”),陽極(惰性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3H2O-6e-=O3+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據報道,一定條件下 Fe2O3可被甲烷還原為“納米級”的金屬鐵.其反應為:Fe2O3(s)+3CH4(g)?2Fe(s)+3CO(g)+6H2(g)
(1)反應在5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2min 后達到平衡,測得 Fe2O3在反應中質量減少 4.8g.則該段時間內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18mol•(L•min)-1
(2)將固定質量的 Fe2O3(s)和 CH4(g)置于恒溫恒壓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能表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BCD;
A.CH4的轉化率等于 CO的產率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C.v 正(CO):v 逆(H2)=1:2              D.固體的總質量不變
(3)FeO 可用CO進行還原,已知:t℃時,FeO(s)+CO(g)?Fe(s)+CO2(g)    K=0.5
若在 1L密閉容器中加入0.04mol FeO(s),并通入 x mol CO,t℃時反應達到平衡.此時FeO(s)的轉化率為 50%,則x=0.06.
(4)在3L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FeO(s)+CO(g)?Fe(s)+CO2(g),c(CO2)隨反應時間t變化如圖中曲線Ⅰ所示.若在t0時刻分別改變一個條件,曲線Ⅰ變為曲線Ⅱ和曲線Ⅲ.當曲線Ⅰ變為曲線Ⅱ時,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當通過改變壓強使曲線Ⅰ變為曲線Ⅲ時,曲線Ⅲ達到平衡時容器的體積為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碳是一種生命元素,碳元素的循環對地球環境,從中衍生出來的CO2可以有許多用途.回答下面問題:
Ⅰ(1)已知溫度為T時:
CH4(g)+2H2O=CO2(g)+4H2(g)△H=+165KJ•mol
CO(g)+H2O(g)=CO2(g)+H2(g)△H=-41KJ•mol
電解得到的CO、H2在合適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合成CH4的反應,溫度為T時,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3H2(g)=CH4(g)+H2O(g)△H=-206kJ•mol?1
(2)在固態金屬氧化物電解池中,高溫電解H2O~CO2混合氣體制備H2和CO是一種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請問:X是電源的(填正極或負極)負極;寫出生成H2的電極反應式:H2O+2eˉ=H2+O2-
Ⅱ以CO2和NH3為原料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應(均自發進行)可表示如下:
反應Ⅰ:2NH3(g)+CO2(g)?NH2CO2NH4(s);△H1
反應Ⅱ:NH2CO2NH4(s)?CO(NH22(s)+H2O(l);△H2
反應Ⅲ:2NH3(g)+CO2(g)?CO(NH22(s)+H2O(g);△H3
已知:H2O(g)?H2O(l);△H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Ⅰ的△H1=△H3+△H4-△H2(用其他△H表示).
(2)反應Ⅱ的△S>0 (填“>”、“=”或“<”).
(3)某研究小組為探究反應Ⅲ影響CO2轉化率的因素,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圖2為CO2轉化率受溫度變化影響的曲線,圖3是按不同氨碳比[n(NH3)/n(CO2)]投料時CO2平衡轉化率的變化曲線.
當溫度高于T℃后,CO2轉化率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其原因是溫度高于T℃時,因為反應Ⅲ為自發反應,△S<0,則反應△H3<0,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進行,CO2的平衡轉化率降低.

(4)在某恒定溫度下,將NH3和CO2物質的量之比按2:1充入一體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假設容器體積不變,生成物的體積忽略不計且只發生反應Ⅰ),經15min達到平衡,各物質濃度的變化曲線如圖4所示.
①在上述條件下,反應Ⅰ的平衡常數的值為250.
②若保持平衡的溫度和體積不變,25min時再向該容器中充入2mol NH3和1mol CO2,在40min時重新達到平衡,請在圖4中畫出25~50min內CO2的濃度變化趨勢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均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SO2發生下列反應:3H2(g)+SO2(g)?2H2O(g)+H2S(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容器編號溫度/℃起始物質的量/mol平衡物質的量/mol
H2SO2H2SO2
容器Ⅰ3000.30.10.02
容器Ⅱ3000.60.2
容器Ⅲ2400.30.10.01
A.該反應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容器Ⅲ達到平衡的時間比容器I短
C.24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1.08×104
D.容器Ⅱ達到平衡時SO2的轉化率比容器I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實驗操作中,能夠用于分離固體與液體混合物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成人www | av网站观看| 老司机精品福利视频 | 91婷婷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日日不卡av | 日韩理论片 | 亚洲精品aaa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 少妇高潮露脸国语对白 | 亚洲人在线 | 欧美狠狠干| 中文字幕av片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 欧美三级在线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二区精品 | 亚洲色网址 | 99re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遮挡 | 国产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一 | 日本久久网 | 国产视频网 | 久久av片| www.黄色网| 国产专区在线 | 亚洲成人黄色 | 黄色一级大片在线免费看国产一 | 日韩午夜精品 | 久久国产综合 | 午夜激情福利 | 中文字幕理论片 | 欧美黄色网 |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怡红院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