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向2mL 0.1mol/LBaCl2 溶液(填化學式)中通入SO2 | 試管內有白色沉淀產生 |
實驗操作 | 實驗數據 |
向燒杯中加入煮沸了的0.1mol/L的BaCl2溶液25mL,再加入25mL植物油,冷卻至室溫,用pH傳感器測定溶液pH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 | 圖1:向BaCl2(無氧)溶液中通入SO2![]() |
向燒杯中分別加入25mL 0.1mol/L的BaCl2溶液、Ba(NO3)2溶液,通入SO2,用pH傳感器分別測定溶液pH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 | 圖2:分別向BaCl2、Ba(NO3)2溶液中通入SO2![]() |
分析 (1)SO2與Ba(NO3)2溶液的反應,根據元素守恒可知,白色沉淀應為BaSO4;
(2)①NO3-氧化了SO2,則硝酸根被還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以再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使得液面上方略顯淺棕色;
②Ba(NO3)2溶液與SO2反應生成硫酸鋇和一氧化氮,根據元素守恒和電荷守恒書寫離子方程式;
③乙同學要證明了自己的推測正確,應使用鋇鹽且陰離子不能氧化二氧化硫,這樣才可以做對比;
(3)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亞硫酸,亞硫酸會使溶pH值下降;
(4)圖2,BaCl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與圖1相比酸性明顯增加,說明氧氣參加了反應,生成了硫酸鋇和鹽酸;
(5)在BaCl2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是O2,在Ba(NO3)2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是O2和NO3-,而圖2中,分別向BaCl2、Ba(NO3)2溶液中通入SO2,pH變化趨勢、幅度接近.
解答 解:(1)SO2與Ba(NO3)2溶液的反應,根據元素守恒可知,白色沉淀應為BaSO4,故答案為:BaSO4;
(2)①NO3-氧化了SO2,則硝酸根被還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以再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使得液面上方略顯淺棕色,所以支持甲同學觀點的實驗證據是液面上方略顯淺棕色,
故答案為:液面上方略顯淺棕色;
②Ba(NO3)2溶液與SO2反應生成硫酸鋇和一氧化氮,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Ba2++2NO3-+3SO2+2H2O=3BaSO4↓+2NO+4H+,
故答案為:3Ba2++2NO3-+3SO2+2H2O=3BaSO4↓+2NO+4H+;
③乙同學要證明了自己的推測正確,應使用鋇鹽且陰離子不能氧化二氧化硫,這樣才可以做對比,所以所用試劑為0.1mol/LBaCl2溶液,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出現,
故答案為:BaCl2;試管內有白色沉淀產生;
(3)在無氧條件下,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亞硫酸,亞硫酸會使溶pH值下降,反應的方程式為SO2+H2O?H2SO3,H2SO3?HSO3-+H+,
故答案為:SO2+H2O?H2SO3,H2SO3?HSO3-+H+;
(4)圖2,BaCl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與圖1相比酸性明顯增加,說明氧氣參加了反應,生成了硫酸鋇和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Ba2++2SO2+O2+2H2O=2BaSO4↓+4H+,
故答案為:2Ba2++2SO2+O2+2H2O=2BaSO4↓+4H+;
(5)比較圖1和圖2可知,在氧化SO2的過程中,O2起了主要作用,因為在BaCl2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是O2,在Ba(NO3)2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是O2和NO3-,而圖2中,分別向BaCl2、Ba(NO3)2溶液中通入SO2,pH變化趨勢、幅度接近,
故答案為:在氧化SO2的過程中,O2起了主要作用.
點評 本題考查了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實驗目的及實驗原理為解答關鍵,試題充分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注意掌握物質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原則.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操作及現象 | 實驗結論 |
A | 用pH計測得次氯酸鈉溶液的pH>7 | HClO是弱酸 |
B | 向10mL0.1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1mL 0.1mol/LMgCl2溶液,然后再向混合溶液中 滴加CuCl2溶液,產生藍色沉淀 | 溶度積:Ksp[Mg(OH)2]>Ksp[Cu(OH)2] |
C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熱,一段 時間后,滴入幾滴碘水,溶液變為藍色 | 淀粉沒有水解 |
D |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 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 該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7g羥基和17gOH-含有的電子數均為10NA | |
B. | 2L0.5 mol•L-1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數為NA | |
C. | 標準狀況下,NA個NO分子和0.5NA個O2分子充分反應后氣體體積為22.4L | |
D. | 7.8gNa2O2與足量的CO2和H2O(g)混合氣體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 |
B. | 烴與鹵素單質之間的反應均為加成反應 | |
C. | 多糖、油脂均可發生水解反應 | |
D. | 石油分餾和裂化均為物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① | ② | ③ | 實驗結論 |
A | 水 | 電石 | CuSO4溶液 | 乙炔具有還原性 |
B | 濃硝酸 | Cu | KI-淀粉溶液 | 氧化性:NO2>KI |
C | 濃鹽酸 | KMnO4 | KI-淀粉溶液 | 氧化性:KMnO4>Cl2>I2 |
D | 稀硫酸 | Na2S | AgNO3與AgCl的濁液 | 溶解度:AgCl>Ag2S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