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一定是KOH | B. | c一定是A1C13 | C. | e一定是MgC12 | D. | b一定是KHSO4 |
分析 b與d反應只產生氣泡,只有KHSO4、NaHCO3混合只產生氣體,所以b、d中一種是KHSO4一種是NaHCO3;
剩余的a、c、e中包含MgC12、KOH、A1C13溶液;
a能與其它4種溶液反應,且a與c、e反應時有明顯現象,則a是KOH;
e只能與a反應,MgC12只與KOH反應,氯化鋁與碳酸氫鈉、KOH都反應,所以e是MgC12、c是AlC13;
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b與d反應只產生氣泡,只有KHSO4、NaHCO3混合只產生氣體,所以b、d中一種是KHSO4一種是NaHCO3;
剩余的a、c、e中包含MgC12、KOH、A1C13溶液;
a能與其它4種溶液反應,且a與c、e反應時有明顯現象,則a是KOH;
e只能與a反應,MgC12只與KOH反應,氯化鋁與碳酸氫鈉、KOH都反應,所以e是MgC12、c是AlC13;
根據以上實驗現象無法確定哪種是KHSO4哪種是NaHCO3,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無機物推斷,側重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識,明確物質性質及物質之間反應現象是解本題關鍵,注意氯化鋁能和碳酸氫鈉發生雙水解反應,為易錯點.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③④⑤ | C. | ①④⑤ | D. | 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時間(s)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 | 1.00×10-3 | 4.50×10-4 | 2.50×10-4 | 1.50×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 | 3.60×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實驗 編號 | T(℃) | NO初始濃度 (mol/L) | CO初始濃度 (mol/L) | 催化劑的比表面積(m2/g) |
Ⅰ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Ⅱ | 124 | |||
Ⅲ | 350 | 1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熱穩定性SiH4<PH3<NH3<H2O | B. | 熔點:Na>K>Rb>Cs | ||
C. | 酸性:H2CO3<H3PO4<H2SO4<HClO4 | D. | 半徑:K+>Na+>O2->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⑤ | B. | ①③④⑤⑥ | C. | ②③⑤⑥ | D. | 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 |
B. | 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與蒸餾燒瓶支管口在同一高度處 | |
C. | 在苯甲酸重結晶實驗中,粗苯甲酸加熱溶解后,還需加少量蒸餾水再趁熱過濾 | |
D. | 除去混在苯中的苯酚時,可先加入飽和濃溴水,振蕩后靜置,再過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