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已知①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②S(s)+O2(g)=SO2(g)△H=-296.0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將方程式①×2-②得2CO(g)+SO2(g)=S(s)+2CO2(g),然后計算反應熱;
(2)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越高,生成的SO3越少;先利用三段式求出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再根據K=$\frac{{c}^{2}(S{O}_{3})}{{c}^{2}(S{O}_{2})c({O}_{2})}$計算;
(3)①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發生變化,以此進行判斷;
②已知反應為N2(g)+3H2(g)?2NH3(g),通入1mol N2和3mol H2,達到平衡后容器的壓強變為原來的5/6,根據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比結合三段式計算;
③甲容器為恒容容器,乙為恒壓容器,達到平衡相當于甲容器在乙容器基礎上減壓,平衡逆向進行.
解答 解:(1)①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②S(s)+O2(g)=SO2(g)△H=-296.0KJ•mol-1
將方程式①×2-②得2CO(g)+SO2(g)=S(s)+2CO2(g)△H=(-283.0KJ•mol-1)×2-(-296.0KJ•mol-1)=-270KJ•mol-1,
所以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O(g)+SO2(g)=S(s)+2CO2(g)△H=-270KJ•mol-1,
故答案為:2CO(g)+SO2(g)=S(s)+2CO2(g)△H=-270KJ•mol-1;
(2)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越高,生成的SO3越少,達到平衡時甲容器中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質的量少,則甲容器的溫度高,即T1>T2;
2SO2 (g)+O2 (g)?2SO3(g)
起始(mol/L):5 3 0
轉化(mol/L):x 0.5x x
平衡(mol/L):5-x 3-0.5x x
達到平衡時SO3的物質的量為4.5mol,則x=4.5mol/L,所以K=$\frac{{c}^{2}(S{O}_{3})}{{c}^{2}(S{O}_{2})c({O}_{2})}$=$\frac{4.{5}^{2}}{0.{5}^{2}×0.75}$=108L•mol-1;
故答案為:>;108L•mol-1;
(3)①a.密度=$\frac{總質量}{體積}$,總質量一定,A中體積不變,故密度不變,所以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a錯誤;
b.恒溫條件下,平衡常數保持不變,則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b錯誤;
c.都是正反應速率,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c錯誤;
d.N2的轉化率先增大,后保持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與圖象相符,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②N2(g)+3H2(g)?2NH3(g)
起始(mol):1 3 0
轉化(mol):x 3x 2x
平衡(mol):1-x 3-3x 2x
達到平衡后容器的壓強變為原來的$\frac{5}{6}$,則$\frac{4-2x}{4}$=$\frac{5}{6}$,解得x=$\frac{1}{3}$,
v(H2)=$\frac{\frac{1mol}{aL}}{ts}$=$\frac{1}{at}$mol•L-1•S-1;
故答案為:$\frac{1}{at}$mol•L-1•S-1;
③甲容器為恒容容器,乙為恒壓容器,達到平衡相當于甲容器在乙容器基礎上減壓,平衡逆向進行,使氨氣體積分數減小故NH3的體積分數甲容器<乙容器,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較綜合,涉及平衡常數計算、反應速率計算、平衡狀態判斷、弱電解質的電離等知識點,這些都是高考高頻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計算及知識運用能力,注意只有反應前后改變的物理量才能作為平衡狀態的判斷依據,注意化學平衡常數計算中用物質濃度而不是物質的量計算,這些都是易錯點,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Ⅰ:振蕩后靜置,上層溶液變為無色 | |
B. | 實驗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現氣泡,且顏色逐漸褪去 | |
C. | 實驗Ⅲ:微熱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氣泡產生,廣口瓶內始終保持無色 | |
D. | 實驗Ⅳ:繼續煮沸溶液至紅褐色,停止加熱,當光束通過體系時可產生丁達爾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2 mol•L-1鹽酸與等體積0.05 mol•L-1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pH為1 | |
B. | 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n(H+)增大 | |
C. | 向NH4Cl溶液中逐漸加入適量NaOH固體,溶液的導電性明顯增強 | |
D. | 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顯酸性:c(HX)>c(Na+)>c(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衣架和電線外面包上一層塑料層 | B. | 在船身下方連接銅塊 | ||
C. | 健身器材表面刷油漆 | D. | 在鋼制品外層鍍上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味覺上具有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 | |
B. | Fe3O4俗稱鐵紅,常做紅色油漆和涂料 | |
C. | 氫氧化鋁、氫氧化鈉、碳酸鈉都是常見的胃酸中和劑 | |
D. | “地溝油”禁止食用,但處理后可用來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5.6 L H2O含有的分子數為0.25NA | |
B. | 標準狀況下,22.4 L H2和Cl2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為2NA | |
C. | 標準狀況下,22.4 L SO3含有的原子個數為3NA | |
D. | 常溫常壓下,58.5 g NaCl中含有的Na+離子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