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則下述離子組中能與上述離子共存的是( )。
A. CO32—、Cl— B. NO3—、Cl—
C. NO3—、SO42— D. OH—、NO3—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討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某同學對可逆反應 “2Fe3++2I-2Fe2++I2 △H<0”按下圖所示步驟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說明:0.005 mol·L-1的Fe2(SO4)3溶液顏色接近于無色。
(1)實驗中要待實驗Ⅰ溶液顏色不再改變時,才能進行實驗Ⅱ,目的是 。
(2)實驗Ⅱ中,ⅰ的現象是 ,該實驗證明 。
(3)實驗Ⅱ中,ⅲ的化學平衡向 移動(填“正反應方向”或“逆反應方向”);ⅲ的現象是溶液變淺,該現象 (填“能”或“不能”)說明化學平衡發生移動。如果前一空填“能”,則下一空不填;如果前一空填“不能”,則ⅲ的目的是 。
(4)實驗Ⅱ中,ⅱ的現象是 ,即能證明增大生成物濃度化學平衡發生了逆向移動。
(5)除了上圖中的方法外,若要使該可逆反應的化學平衡逆向移動,還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0.5L 2mol/L FeCl3溶液與0.2L 5mol/L KCl溶液中的Cl﹣物質的量之比( )
A.6:5
B.3:2
C.15:2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在一體積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 ℃時發生如下反應:CO(g)+H2O(g) CO2(g)+H2(g);ΔH<0。CO和H2O濃度變化如圖,則0~4 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O)=____ mol/(L·min)。
t1 ℃時物質濃度(mol/L)的變化
時間(min) | CO | H2O | CO2 | H2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4 |
4 | c1 | c2 | c3 | c4 |
5 | 0.116 | 0.216 | 0.084 | |
6 | 0.096 | 0.266 | 0.104 |
(2)t1 ℃(高于850 ℃)時,在相同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變化如上表。請回答:
①表中3~4 min之間反應處于________狀態;c1數值________0.08 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應在4~5 min間,平衡向逆方向移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單選),表中5~6 min之間數值發生變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單選)。
a.增加了水蒸氣的量 b.降低溫度
c.使用催化劑 d.增加氫氣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化學原理在防止金屬腐蝕、能量轉換、物質合成等方面應用廣泛。
(1)圖1中,為了減緩海水對鋼閘門A的腐蝕,材料B可以選擇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碳棒 b.鋅板 c.銅板
用電化學原理解釋材料B需定期拆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中,鋼閘門C做____________極。用氯化鈉溶液模擬海水進行實驗,D為石墨塊,則D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檢測該電極反應產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鎂燃料電池在可移動電子設備電源和備用電源等方面應用前景廣闊。圖3為“鎂﹣次氯酸鹽”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圖,電極為鎂合金和鉑合金。
①E為該燃料電池的__________極(填“正”或“負”)。F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鎂燃料電池負極容易發生自腐蝕產生氫氣,使負極利用率降低,用化學用語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醛酸(HOOC-CHO)是有機合成的重要中間體。工業上用“雙極室成對電解法”生產乙醛酸,原理如圖4所示,該裝置中陰、陽兩極為惰性電極,兩極室均可產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與M電極的產物反應生成乙醛酸。
①N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2 mol H+通過質子交換膜,并完全參與了反應,則該裝置中生成的乙醛酸為___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中和滴定法測定某燒堿的純度,實驗過程如下:
(1)配制待測液:稱取4.100 g固體燒堿樣品(雜質不與酸反應)配制成250 mL溶液。
(2)滴定:①用 量取10.00 mL待測液。②向錐形瓶中加入幾滴酚酞,用0.2000 mol·L-1的標準鹽酸滴定待測燒堿溶液,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直到 時停止滴定。
(3)數據處理
實驗次序編號 | 鹽酸溶液體積V/mL | 氫氧化鈉溶液體積V/mL |
1 | 19.90 | 10.00 |
2 | 20.10 | 10.00 |
3 | 22.00 | 10.00 |
4 | 20.00 | 10.00 |
根據上述表格,選取合適的數據,計算所配待測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燒堿的純度為 (保留兩位小數)。
(4)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和酸堿中和滴定是中學化學中兩個典型的定量實驗。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中配制鹽酸標準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多選)
A.實驗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檢漏
B.如果實驗中需用80 mL的稀鹽酸標準溶液,配制時應選用100 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餾水,會導致所配標準溶液的濃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即裝入標準濃度的稀鹽酸,則測得的NaOH溶液的濃度將偏大
E.配制標準溶液時,定容時俯視讀數,則導致實驗結果偏大
F.中和滴定時,若在最后一次讀數時俯視讀數,則導致實驗結果偏大
G.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浄后,有少量蒸餾水殘留,則導致實驗結果偏小
H.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則導致實驗結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可逆反應2A(g)+3B(g)4C(g)+D(g),已知起始濃度c(A)=2mol/L,c(B)=3mol/L,c(C)=c(D)=0,反應開始20min后達到平衡狀態,此時D的平衡濃度為0.5mol/L,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前20 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0.1 mol/(Lmin) B.A的轉化率為50%
C.C的平衡濃度c(C)=4 mol/L D.B的平衡濃度c(B)=1.5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常溫下,0.1mol/L 的CH3COOH溶液中有l%的CH3COOH分子發生電離,則溶液的pH= ;可以使0.10 mol·L-1 CH3COOH的電離程度增大的是
a.加入少量0.10 mol·L-1的稀鹽酸
b.加熱CH3COOH溶液
c.加水稀釋至0.010 mol·L-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氯化鈉固體
f.加入少量0.10 mol·L-1的NaOH溶液
(2)將等質量的鋅投入等體積且pH均等于3的醋酸和鹽酸溶液中,經過充分反應后,發現只在一種溶液中有鋅粉剩余,則生成氫氣的體積:V(鹽酸)_________V(醋酸)(填“>”、“<”或“=”)。
(3)0.1mol/L的某酸H2A的pH=4,則H2A的電離方程式為 。
(4)25℃時,將pH=9的NaOH溶液與pH=4的鹽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6,則NaOH溶液與鹽酸溶液的體積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H2(g)+F2(g)===2HF(g) 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氟化氫氣體分解生成氫氣和氟氣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B.1 mol H2與1 mol F2反應生成2 mol液態HF放出的熱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條件下,1 mol H2與1 mol F2的能量總和大于2 mol HF氣體的能量
D.斷裂1 mol H—H鍵和1 mol F—F 鍵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2 mol H—F鍵放出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