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為H、②為C、③為N、④為O、⑤為F、⑥為Na、⑦為Mg、⑧為Al、⑨為Cl、⑩為Br.
(1)過渡元素全部為金屬元素;
(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①和③組成的化合物為NH3,分子中N原子與H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其電子式為;⑨的離子為Cl-,核外有18個電子,有3個電子層,各層電子數為2、8、8;
(3)氟元素沒有最高價含氧酸,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高氯酸;上述元素中Na的金屬性最強,故氫氧化鈉堿性最強;
(4)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屬性減弱,可以用元素單質之間的置換反應說明該事實.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為H、②為C、③為N、④為O、⑤為F、⑥為Na、⑦為Mg、⑧為Al、⑨為Cl、⑩為Br.
(1)過渡元素全部為金屬元素,為b區域,
故答案為:b;
(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故①~⑨元素中Na原子半徑最大;①和③組成的化合物為NH3,分子中N原子與H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其電子式為:;⑨的離子為Cl-,核外有18個電子,有3個電子層,各層電子數為2、8、8,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
故答案為:鈉;;
;
(3)氟元素沒有最高價含氧酸,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高氯酸,其化學式為:HClO4;上述元素中Na的金屬性最強,故NaOH堿性最強,
故答案為:HClO4;NaOH;
(4)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屬性減弱,故非金屬性Cl>Br,可以用元素單質之間的置換反應說明該事實,相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Br-=2Cl-+Br2,
故答案為:Cl;Cl2+2Br-=2Cl-+Br2.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綜合應用,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比較及實驗事實.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和Y中只有一種為氣態,Z為氣態 | B. | X、Y、Z均為氣態 | ||
C. | 上述可逆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 D. | 升高溫度,上述反應逆向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⑥ | B. | ②⑥ | C. | ①②③ | D. | ①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6g CO和32g O2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88g CO2所具有的總能量 | |
B. | 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 |
C. | △H1+△H2=△H3 | |
D. | 將兩份質量相等的碳燃燒,生成CO2的反應比生成CO的反應放出的熱量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密度g/mL | 熔點/℃ | 沸點/℃ | 水溶性 | |
乙醇 | 0.79 | -114 | 78 | 溶 |
乙酸 | 1.049 | 16.2 | 117 | 溶 |
乙酸乙酯 | 0.902 | -84 | 76.5 | 不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①取少量氨水于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 ②向試管中加入少量醋酸銨晶體,振蕩 | 溶液呈紅色 紅色變淺 |
結論: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證明氨水是弱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