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NaOH | B. | NH3•H2O | C. | CuO | D. | Cu(OH)2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 | 將25g CuSO4•5H2O溶于100mL蒸餾水中 |
B | 除去CuO中混有的Al2O3 | 加入過量NaOH溶液后,過濾、洗滌、干燥 |
C | 證明氧化性:H2O2>Fe3+ | 強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變黃色 |
D | 證明非金屬性:Cl>C |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過量鹽酸振蕩、靜置、觀察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單質 | |
B. | 用干燥的pH試紙測定新制氯水的pH | |
C. | 向NH4Cl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證明NH4Cl發生了水解反應 | |
D. | 向蒸餾水中滴加過量的飽和FeCl3溶液,并不斷攪拌,制取Fe(OH)3膠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圖中均為非氧化還原反應,當丁為一元強堿時,甲可能是NaAlO2 | |
B. | 若圖中均為非氧化還原反應,當丁為一元強酸時,甲可能是NaOH | |
C. | 若圖中均為氧化還原反應,當丁為非金屬單質時,丙可能是NH3 | |
D. | 若圖中均為氧化還原反應,當丁為金屬單質時,丙可能是Fe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簡單離子半徑:W>Z>X | |
B. | X、Y、Z都能與W組成離子化合物 | |
C. | X、Y組成的化合物可與W單質反應 | |
D. | Q是Z、W組成的化合物,1molQ中約含有6.02×1023個陰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沉淀不溶解,該溶液一定含有SO42- | |
B. | 向某溶液中同時加入幾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氯水,溶液變為紅色,該溶液一定含有Fe2+ |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該溶液不一定含有CO32- |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含有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無味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則原溶液中大量含有CO32- | |
B. | 加入稀鹽酸和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C. | 分別含有Mg2+、Cu2+和Na+的三種鹽酸鹽溶液,用NaOH溶液就能一次鑒別開 | |
D. | 加硝酸銀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中一定有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