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總壓強(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氣體總濃度 (×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分析 (1)①根據達到平衡狀態的特征:各組分濃度不再變化,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進行判斷;
②根據化學平衡常數的表達式進行計算;
③溫度越高平衡氣體總濃度越大,所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H大于0,△S是物質的混亂程度的,氨基甲酸銨分解反應固體變成氣體;
(2)化學反應速率V=$\frac{△C}{△t}$=$\frac{2.2mol/L-1.9mol/L}{6min}$=0.05mol/(L•min).
解答 解:(1)①A、沒有標明正逆反應速率,無法判斷平衡狀態,故A錯誤;
B、由于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之和不相等,壓強不變,達到了平衡狀態,故B正確;
C、由于反應物是固體,沒有達到平衡狀態,氣體質量會變化,容器體積不變,密度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密度不變,達到了平衡狀態,故C正確;
D、氨氣體積分數不變,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濃度不變,故D錯誤;
故選BC;
②根據反應:NH2COONH4(s)?2NH3(g)+CO2(g),n(NH3)=2n(CO2),所以K=c(CO2)=$\frac{1}{3}$×4.8×10-3mol•L-1=1.6×10-3mol•L-1,c(NH3)=$\frac{2}{3}$×4.8×10-3mol•L-1=3.2×10-3mol•L-1,依據平衡常數的表達式,25.0℃時氨基甲酸銨的分解平衡常數為:1.6×10-3mol•L-1×(3.2×10-3mol•L-1)2≈1.6×10-8(mol•L-1)3,
故答案為:K=1.6×10-8(mol•L-1)3;
③溫度越高平衡氣體總濃度越大,所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H大于0;氨基甲酸銨分解反應是固體變成氣體,混亂程度變大,△S>0,故答案為:>;>;
(2)化學反應速率V=$\frac{△C}{△t}$=$\frac{2.2mol/L-1.9mol/L}{6min}$=0.05mol/(L•min),故答案為:0.05mol/(L•min).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平衡常數的計算,反應速率的計算等,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考查,本題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X | Y | Z | ![]() | |
A | Si | SiO2 | Na2SiO3 | |
B | HNO3 | NO | NO2 | |
C | Fe | FeCl3 | Fe(OH)3 | |
D | Na2O | NaOH | NaCl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混合溶液pH>7 | |
B. | 對混合溶液進行微熱,K1增大、K2減小 | |
C. | 調節混合溶液的pH至中性,則此時溶液中c(Na+)=c(CH3COO-) | |
D. | 溫度不變,若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c(CH3COO-)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流程中涉及的反應均為非氧化還原反應 | |
B. | 反應②產生的陰離子主要為CO32- | |
C. | 反應③在實驗室中應在蒸發皿中進行 | |
D. | 反應④的條件是對熔融狀態下的反應物進行電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